第八百八十八章 同一条船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句实在话,这种主客关系还得凭综合实力和心智角逐,并不是提前一纸文书就能约定的。

  要往早年间说去,《红楼梦》的贾府怎么样,那几个大总管不都比主子富裕吗?

  往解放前来说,被大掌柜玩弄于股掌之间,耍得滴流乱转的东家,那也海了去了。

  要不怎么会有刘宝瑞的相声《假行家》呢?

  要再往近前了说……咳咳,大家能在一起共事也是缘分。

  总之,宁卫民的意思就是,这件事只要成功立项,双方确定要合作。

  之后的进展快慢和节奏,其实完全掌握在华夏公司的手里。

  日本人只能眼巴巴看着,手根本够不着。

  就拿建厂来说,批地,施工,物流,任何一环节,华夏这边只要随便扯扯皮,玩玩花头,就能让红头文件下不来,拖上几个月。

  何况只要钱到了位,怎么花,往哪儿花,什么时候花,那还不都是华夏公司说了算嘛。

  说白了,钱没到位的时候,给钱的是爷爷。

  但钱要到了位,给钱的就是孙子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事在开始立项上可万万不能拖。

  华夏公司不好日方讨价还价的,应该尽快敲定双方合作的条件,让日方拨款才是。

  不为别的,就因为建厂投资巨大,而日元升值趋势是长期的,可见的,人民币的前景却多半会持续性保持弱势。

  那么越早让日方对大陆进行投资,对华夏公司越划算。

  越是在一开始的合作条件上纠结,打持久战,华夏公司其实越吃亏。

  也许争了半天,争取到的东西还不如汇率变动所造成的损失。

  宁卫民这番高谈阔论和深谋远虑,不可谓不替华夏公司想得周到,分析得透彻。

  无论光明正大的好处,还是私下里能操弄的利益,都替华夏这边算计到位了。

  那是煞费苦心的,想让华夏公司有一天能取日本公司而代之呀。

  然而宋华桂听了却只赞同一半。

  对于双方合作条件不对等这点,宋华桂倒是不太在意,认为可以接受。

  但以宋华桂的道德标准,她是看不上宁卫民这么阴奉阳违,表面上打着合作的幌子,背后却惦记着耍阴谋诡计的。

  她是真心觉得经商需要遵守契约精神,对待合作伙伴也该以德服人。

  特别是对同一品牌的日本分公司,毕竟还有一份香火情呢,就更该以诚相待。

  在她看来,中日双方因为分属不同国家,原本就有文化上的陌生感,不容易磨合,宁卫民这么干只能加重彼此不信任,那这事儿的结果还能好的了吗?

  从来要想成事都得劲往一处使,就没听说互相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