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一个大型宴会所需的冰雕,往往需要两个雕工精湛的厨师,一起忙和半天。
何况就是尺寸再大,也没有一个人高的冰雕。
可要是有了这样的冰灯模型,普通的人就能操作,岂不省了大事儿了?
甚至这冬季晚间,大可摆设这样的冰灯在北神厨院子里,作为应景的户外灯饰啊。
要论化繁为简的工作效率,这简直弓箭与火枪的区别啊。
所以宁卫民随后就跟宫灯厂开了口,要先借四个仕女的模子使使。
等什么时候天儿暖和了再还。
宫灯厂那边自然是百分百的答应,还主动要派职工来指点冰灯倒模。
要说这厂长许平治倒是拎得清的。
他知道全是运气好,能碰上宁卫民这样的大客户,自己厂子才有好日子过。
何况中秋节的天坛灯会他还惦记要扬名立万呢。
借几个冰灯模子算什么呀?
说借,是宁卫民给面子。
按理说,人家开口,白送都是应该的。
总之,天坛的长廊,就因为这些廊上挂着的花灯,廊下陈列的冰灯,成功把游人都从大老远引来了。
再加上廊下也是分岔路口,还安排了一个彩亭提供免费茶水。
以及几间暖棚在出售应节食品“锦芳元宵”,和宫灯厂制作的“走马灯”、“吉利灯”、“气死风灯”以及狮、狗、羊、兔等动物形象的纸灯笼。
就更让这一地带变得人满为患,游人络绎不绝。
许多大人都在买元宵的同时,给自己家的孩子买了提着的纸灯笼,或者拉着玩儿的兔子灯,然后拖家带口四处游逛玩耍,形成提灯拉灯逛灯之景。
当然,最能招人的还得说猜灯谜的活动。
灯谜,在京城民间被称作“猜闷儿”。
过去则被叫做“打灯虎”,意思是难以猜中,如同猎人射虎,
原本就是以增加知识,锻炼智力,使人的思路敏捷,活跃节日气氛的互动活动。
历朝历代,从古至今,都是最有群众基础的。
就更别说天坛园方的打灯谜还是有奖的,不是白猜的,那就更是值得参与的一大乐趣。
尤其兑奖还极其方便,安全措施也特别到位。
为了怕游客们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防止拥挤情况下有人被挤下长廊的高台阶。
天坛园方长廊里一共设置了四处兑奖处服务台,都有工作人员负责。
而且此地还有民警和公园保卫干事协同巡视,疏导人流。
地坛的三人初到此处,除了一眼看过去,就被挂满长廊的各色花灯“晃”得目眩神迷之外。
也无不觉得那些仰着脖子看灯的人,显得分外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