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仍未止步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销。
  这还真不能说是宁卫民假公济私的结果,主要是这两样东西的性价比太高了。
  像料器,明明的原料只是玻璃棍儿,却能做得比玉石更光润。
  而且东花市料器厂如今的技艺超过了国营料器厂,仿生技艺惟妙惟肖。
  那些料器成品,无论是瓜果花树,还是鸟兽盆景,摆在家里实在是提气啊。
  中外人士,谁见了谁喜欢。
  再说料器有大有小,有成套的,有单件儿的。
  价钱上也就有高有低,选择颇多。
  而对于花卉的喜好,更是人类天性中的共同需求。
  京城虽处北地,这个年头冬季奇寒,且多风沙。
  但也正因此,京城人对春的期盼之情比南方人更甚,全都寄托在了岁首的鲜花上。
  在案头摆一盆水仙、迎春或腊梅,是京城中产家庭和富户文人历来的习惯。
  尤其京城还是几百年的国都,过去达官显贵乃至宫廷过年,更是会不惜重金购买新鲜花卉。
  比如松竹梅同植一盆的“岁寒三友”,玉兰、迎春、牡丹合植一盆的“玉堂春富贵”。
  乃至民国时期,清王朝覆灭后的旗族赏花之兴仍旧不减当年。
  反而还多了北洋官僚附庸风雅,和外国人群体的特殊消费需求。
  这就让京城的花卉种植行业特别发达,冬日培育花卉的技术日益成熟。
  过去的京城,周边十里八乡都有靠花卉吃饭的花农,这种技术也一直沿袭了下来。
  像天坛园方今年就按照旧日的方法,培育出了许多极具观赏性的品种。
  腊梅、碧桃、迎春、瑞香、佛手、香橼、水仙、海棠、子孙石榴、子孙葡萄等各种奇葩异草,碧枝翠叶,姹紫嫣红,令人目迷五色,心旷神怡。
  说起来,虽是寒冬腊月,但摆在西配殿里的这些花卉,反而看着比春夏秋三季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虽然宁卫民心知长春那边今年就要坏事,没弄来上千块的君子兰哗众取宠,夺人眼球。
  但这些花卉已经足以惹人喜爱,让游客们留恋不去了。
  拿子孙石榴、子孙葡萄来说,那些坠弯了纤细枝丫的石榴与葡萄珠,可比什么都惹人爱。
  尤其是象征着多子多福的好彩头,但凡年岁大点的人,谁不是笑眯眯的围着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还有瑞香,这才是真正的世界名花,也是我国的传统名花。
  《楚辞》称之为“露申”,民间又叫做山梦花,千里香,雪冻花。
  那花开的颜色不但漂亮,香味也最是宜人,钻人襟袖,沁人心脾。
  冬日里,暖烘烘的屋内要摆上一盆,始终会有馥郁的花香,再也无虞炭火气、污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