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痛并快乐着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的,就因为他这批货囤过来着实不易,那是付出了极大代价的。
  说实话,早从《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电影杀青时候起,宁卫民就惦记着李导演的剧装和道具了。
  1983年,就在天坛北门的坛宫小楼开张时,宁卫民把李导演、刘晓芩一干剧组人员请来捧场,席间就跟李导演提及过此事,打算出一笔钱,  把这些服装包圆儿。
  他的目的有三。
  一是他可以把这些经过严谨历史考究过的,知名演员穿过的精美剧装,  配以剧照,作为摆设陈列,放在坛宫或是天坛公园的景点里。
  让游客们观赏,来提升饭庄和景点的口碑、名气。
  二是还可以把一些剧装租借给游客,作为特色旅游项目来敛财,多开辟一个源源不断的财源。
  三是还能够让祈年殿、回音壁、圜丘这三处著名景点的工作人员身着古装。
  这对于游客们来说,能增加一些复古情趣和代入感,也是很有趣的。
  甚至还能根据两部电影里的道具样式,开发一些小件儿的,带有实用性和传统审美的工艺品。
  比如说发钗,镯子,溜子,帽子,香包,手炉,朝珠,指甲套,缨络串,小镜子,小梳子,之类的卖给游客。
  总之,占着天坛公园这方宝地,头上顶着皇家御用的名头,再加上此时国内根本没有什么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宁卫民只要占据了戏装、道具,这样独一无二的资源,简直能把两部电影的IP玩儿出花儿来,最大程度的从中获取经济利益。
  甚至在李韩祥死后,他都能一直吃人血馒头,专享这位大导演的遗作福利。
  可惜呀,谋算虽好,时机不对。
  要知道,当时李导就已经知道这两部影片在港城大卖了,雄心勃勃还想拍第三部呢。
  人家对这事儿就没动心,说要把这些服装和道具留下接茬用,都存在了京影厂的仓库里。
  所以宁卫民连价儿都没出口,人家就直接拒绝了。
  对于宁卫民来说,虽然买断不成,好像还有临时租赁的方案可以讨论。
  可那样的话,这些服装道具一旦排上实际用场,他的玩儿法也就瞒不住了。
  自然这些服装道具的价值,人家肯定就得重新衡量了。
  等李大导演拍完第三部《一代妖后》,那宁卫民得花多少钱才能买断啊?
  得不偿失。
  所以他转念一想,李导演的第三部,好像也没用多少头两部戏的戏装和道具啊,倒不如耐心等等的好。
  熟料“上赶着不是买卖”这句话也不是永远正确的。
  他这一等,反而等坏了。
  怎么呢?
  因为宁卫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