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抬杠啊。虽然我也承认,钞票的诱惑力很大。赚钱,就是商人最原始、最基本的动力。可我们要完全以此为人生的出发点,人生的目的地。反而恰恰证明我们还没有脱离对物质的担忧,还不能算是最高境界。”
谷亿</span> “外国有个叫马洛斯的人,把人生需求归纳为五种层次。由低往高排列,依次是衣食健康的生理需要,生活稳定的安全感,然后是社交需要,被人尊重和自我实现。我觉得商人应该也不会脱离这个框架。”
“因此经商的最高层次,在我理解,应该是这样的,钞票或者说是货币本身,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赚取金钱的全部乐趣转移到这种经商行为的过程中……”
“空谈,空谈。绝对是理论脱离实际。”
赵大庆这次力挺沙经理。
“我也不是抬杠。可卫民啊,你不妨问问那些邮市上的的人。但凡有脑袋的主儿,拨拉一个是一个,谁来这儿赚钱不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贪图物质享受啊。还过程?来这儿的人全是想不劳而获,想暴发的,过程自然越快越好,越容易越好。谁都要的是结果,能在过程里享受什么乐趣?”
不能不说,马洛斯理论在信息时代流传甚广,可这个年代的人还所知不多。
而且国内的人都是从最困难的时代过来的,对于物质的认知尤为刻骨铭心。
这也就有了情绪上的倾向。
很明显,还不止赵大庆,几乎大多数人都因此向着沙经理。
宁卫民的解释全然无效。
对于宁卫民是理解的,因此他也只是笑笑,试图更清楚的解释。
“老赵的话有道理。可凡事并无绝对嘛。我的意思是,其实这里有一个量的界限。也只有当一个人的钱多到了一定程度,才能感受到这种高层次的经商快乐。”
“一直我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是亿万富翁,永远都在拼命赚钱呢?难道他们还发愁个人享受吗?就个人享乐而言,其实财富拥有到一定程度就相差不多了。”
“或许有人会认为是贪婪使然。但这也未免太简单了。叫花子里还有贪心的呢,而且我总认为,成功没有侥幸。亿万富翁得比普通人更擅长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欲望,才能守住江山,稳固财富。这叫德位相配。”
“何况以目前来看,虽然我们每个人都距离商业的最高境界很远,还走在向百万富翁进发的路上。可实际上,我们都已经隐约感受到了这种最高境界的快乐。只是大家暂时没意识到罢了”
“否则的话,我们大家为什么坐在这里呢?我们又为什么不亲自跑到市场上,去做频繁的买卖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