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开业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着水生淙淙。

  啖一壶香茶,或是碰杯畅饮,是何等的逍遥自在。

  再有就是全部五百二十八间客房里的设施也非同寻常。

  居然每个房间都安装了彩色电视、按键拨号的电话机,还配备了独立卫生间和中央空调。

  这哪一样东西,都是当年超乎常人想象的现代化。

  就连服务员一水儿的白色领花、黑色马甲,也和当时其他饭店服务员蓝裤子白褂子的着装截然不同。

  而且建国饭店还抢在皮尔·卡顿之前,开办了京城第一家正宗的法餐厅——杰斯汀(Justine’s)。

  要知道,这件事难度有多大,关键要看我们国内是个什么状况。

  这个时候,共和国甚至找不到一台能织三米宽幅布料的织布机了,只能从国外进口窗帘、床单和口布。

  而像样的糕点原材料就更难得了。

  小到一块黄油、一瓶果酱、一袋专用面粉,都得用外汇通过港城采买。

  由此可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巨大投入。

  还有一条,就是干净得让人无法想象的入厕条件,一样成为了建国饭店体现出其高档规格的一个标志。

  这是因为当时京城的厕所条件极为恶劣,哪怕饭店里的也一样有味儿。

  外国人来我们国家除了吃不到真正的面包,更怕的就是上我们的厕所了。

  特别是走出饭店赶上内急,那一定是噩梦一样的体验,多远也必须回住处才能解决问题。

  但建国饭店的可不,完全扭转了所有人对共和国厕所的固有认识。

  这里用的全是进口陶瓷用品,有专人负责值守,按规定随时清理。

  确确实实是把自己厕所变成了卫生间,相当接近国际化标准了。

  女客人擦脸抹粉化妆,完全可以在这里面进行。

  总之,这些稀罕的现代化设施,远远超出国人想象的生活方式。

  无一不在提醒人们,共和国从此拥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饭店!

  完全可以说,这一天是我国饭店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因为正是有了建国饭店,共和国才终于打破了持续几十年的招待所式的游客接待模式。

  这也就难怪建国饭店的开业,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媒体记者的充分关注,迫不及待把这里发生的一切报道出去了。

  像当天晚上,这件事就上了国家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京城的大小报刊都用重要版面进行了报道。

  路透社的稿件则称,“第一家真正西方式的旅馆在京城开张,为这个单调多风沙的城市带来必要的魅力。”

  《法新社》也发表评论,“在饭店服务业从较差到中等的这样一个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