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零八章:求月票!!!求订阅!!!!_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自己却奇迹般地逃过一劫时,这种经历往往会使个体深信,他们对他人的不幸负有责任,从而陷入痛苦的内疚情绪之中。这种现象被称为“幸存者内疚”。当然,这种感受并非仅限于内疚,还夹杂着悔恨、自责、焦虑和痛苦等复杂的消极情绪。
  幸存者内疚的产生可能与以下三种情境密切相关:
  第一,当他人面临生命威胁,而自己却安然无恙时,个体可能会陷入深深的反思,质疑自己为何能幸存。这种自责情绪可能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量:首先,社会普遍宣扬英雄主义,这可能导致个体在特定环境下,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求生本能是可耻的;其次,个体可能认为,相比自己,其他人“更应获得生存”;最后,个体可能认为,他人的牺牲换取了自己的幸存。以电影《勇往直前》为例,布兰登在火灾中幸存,却不得不独自面对消防员家属的悲痛。他的存在意味着必须宣告其他消防员的死亡。作为曾经的瘾君子,布兰登是被其他队员所“拯救”的对象。面对其他家属的失望目光,他或许会反复自问:“为何死的不是我?”
  第二,为未采取某些行动(如救援行动)而自责。
  布兰登因提前下山,在车内听着队友无助的呼救,他的内心痛苦深重。他深感内疚,未能与队友共同面对困境,对于队友在火海中的惨叫束手无策……有内疚感的幸存者往往会自我反思在创伤事件中的“不足”,即幸存者内疚可能驱使个体反复思考——“如果我那时……,他们或许能……”
  实际上,幸存者内疚并非仅限于极端创伤事件,也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裁员、考试等情境中。
  在面临重大考试时,有人幸运地复习到了重点内容,却未能及时告知朋友,结果朋友未能通过考试。看到朋友因考试结果而陷入悲伤焦虑,许多人会因此将朋友的“不幸”归咎于自己的沉默和无用,从而产生内疚感。
  第三就是曾对他人造成伤害,幸存者内疚不仅出现在创伤事件中,也可能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行为。当个体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情境下可能对他人造成了伤害时,这种内疚感便可能产生。例如,在家庭中,获得偏爱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幸运地位而感到内疚,他们可能会认为是自己的存在剥夺了其他兄弟姐妹的爱。这种内疚感往往伴随着道德上的自我批判和责任感增强。许多人会陷入“幸存者内疚”的困境中,他们可能会下意识地主动承担更多责任,甚至通过自我贬低和满足他人要求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内疚感。但实际上,这些感到内疚的“幸存者”们,往往并非出于故意去伤害或剥夺他人的利益与生存权利。然而,“幸存者内疚”却使他们陷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