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教授坐在吴浩斜侧方,双臂交叉,通过面前的麦克风开口:“即便解决了通信隐蔽性,神经接驳设备本身就是强电磁源,如何处理?”
这个问题让会场陷入短暂沉默。吴浩却从容一笑,切换出设备剖面图:“我们采用了磁屏蔽与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结合的方案。神经信号通过量子纠缠态传输,完全避开传统电磁介质,设备外壳的纳米晶磁屏蔽层能将剩余电磁泄漏抑制到宇宙背景辐射水平。”他调出对比数据,“实测显示,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干扰比普通智能手机还要低三个数量级。”
台下的李博士再次接过话筒站起身:“但这只是静态数据!实战中敌方若使用电磁脉冲武器,这些精密设备根本不堪一击!”
此言一出,会场气氛骤然紧张。吴浩却不慌不忙地启动防护演示动画:“我们在系统前端设置了三级电磁防护:最外层是可控等离子体屏蔽,能在纳秒级响应电磁脉冲,将能量导向太空;中间层是超导限流器,瞬间将异常电流旁路;最内层的量子态存储器会在断电前0.01秒将关键数据量子化存储。”他目光扫过全场,“经过十次实弹电磁脉冲测试,系统核心模块完好率100%。”
讨论愈发激烈,后排记者疯狂敲击键盘,前排军官们低声交流,整个会场的气氛越发高涨起来。
海军方面的领导对于大家的讨论微微点头,待大家就这个问题讨论的差不多的时候,他这才开口冲着旁边坐着的吴浩问道:“听了你的介绍,我对未来海战充满信心。不过再好的技术也需要人来操作,后续在人员培训方面,浩宇科技有没有什么计划?”
吴浩微微欠身,手指在透明平板上轻点,大屏幕瞬间切换成一片虚拟的蓝色海洋,波光粼粼的海面之上,几艘舰艇模型正在进行战术演练。“关于人员培训,我们打造的虚拟现实训练系统,不仅是模拟场景,更是构建了一个高度拟真的‘数字战场’。”他调出一段演示视频,画面中一位身着训练服的军官戴上特制头盔,眨眼间便“置身”于舰艇指挥舱内,舱内的全息仪表盘、战术地图,甚至舱外翻涌的海浪都栩栩如生。
“系统采用了神经信号捕捉技术,能够实时感知指挥官的思维指令。”吴浩讲解着,视频中的军官只是在脑海中下达“启动侦查无人机”的命令,虚拟屏幕上立刻弹出无人机升空的画面,“这就要求指挥官必须摒弃传统的操作习惯,学会用思维与系统对话。为此,我们设计了阶梯式训练课程。”
大屏幕上出现课程架构图,从基础的人机交互熟悉,到复杂的多兵种协同作战,共分为五个阶段。“初级阶段,指挥官会进入一个简化版的模拟战场,系统会以温和的提示音引导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