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动态感知能力是关键_军工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况,很少直接运用目视。目视一般用于起飞和降落,以及一些紧急情况。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是民航客机以及运输机,战斗机不在此列。

  这并不是说目视不重要,事实上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紧急情况,以及起飞和降落的时候,这就需要飞行员要有明锐的目视观察能力。

  系统同样如此,也需要有超强的目视能力。”

  “这方面我们有在无人机上运用必将广泛的合成孔镜雷达和光电吊舱,这方面的技术很成熟,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安装到飞机上面。”试飞中心的宋主任插话说道。

——————

  唐士珍院士放下手中的茶杯,然后点了点头道:“是有,但是还不够。这类光电吊舱可以满足一般的小型无人机或者飞机,但是无法满足中型和大型飞机。比如中型和大型飞机其本身庞大的身躯,则就能够阻挡这类光电吊舱很大的视野,导致观测不够全面。

  哪怕再先进的光电观测设备,它们和我们真实人眼看到的还是有区别的。

  所以想要实现自动控制或者是远程遥控,视野问题必须要率先解决。

  关于这方面,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光电观测系统研究小组,他们提出来了一个初步的设计方案。

  即在整架飞机上的不同位置,安装多个光电观测设备,以方便系统和我们远程遥控的飞行员更好的掌控动态数据信息。”

  大屏幕上随即换了一张PPT,上面展示了一架新舟700型支线客机,并且在不同位置上面,还有所标注。

  看着图片上的标注信息,试飞中心的宋主任呢则是摇了摇头扬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倒是觉得没有必要这么复杂,大家把它想的太复杂化了。

  数据的获取不一定需要这么多的光电观测设备,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依赖于一些传感器来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起飞降落,这些完全可以通过相关的传感器来获知数据信息。比如起飞降落中一个关键的数据,就是速度。

  不管是起飞还是降落,都是在控制速度。起飞的时候,要求速度足够快,这样飞机才能够从跑道上飞起来。

  而降落的时候,速度则需要足够的慢,这样飞机才能够平稳落地。

  目前在无人机的起飞和降落技术上,也已经非常的成熟了,甚至一些无人机也已经实现了自主起降。

  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这方面的技术,没必要非得按照人的思维定式来稿。”

  吴浩闻言笑着点了点头,然后随即说道:“我赞同宋主任的话,充分获得飞机外动态数据信息这点没错,但没必要这么复杂。

  一方面容易增添成本,另外一方面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