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灵渠通南北(求票票)_秦时小说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千里不运粮。

  非是真的不运,而是成本之大根本就划不来,输送粮草辎重需要大量的民力、牛马之物。

  千里的距离,民力与牛马都要吃去好多好多,到达目的地,又能够剩下多少?

  就算秦国家大业大,也很难长期的承受。

  所以就近运送粮草辎重、军需马匹、兵器打造、民力征发乃是必要。

  再加上三十万大军大部分都是老秦人,都是北方人,吃不惯楚地的肥鱼、大米。

  江南之广袤数千里,没有简洁的路线,根本不可能支撑。

  连日来,沟通湘水、离水,打造一条崭新的水渠便是重中之重,甚至于王兄已经命令学宫打造相关开辟山脉的兵器了。

  “史禄之言,二三日来,寡人有感。”

  “今大田令前来,正合一起商榷,探讨将此渠贯通。”

  秦王政对于史禄也是欣赏。

  此人身上很有些大田令的气息,虽不为高官,可为干吏,而于大秦来说,能干之吏同样不可缺少。

  “无需着急,在寡人离开寿春之前,有详细开凿文书就行了。”

  对于开辟那条水渠,暂时并不紧迫,因为楚国淮南之地,还要彻底稳固。

  更别说接下来还要行进江南之五岭以北的区域。

  真要开凿那条水渠,诸般民力、物资齐备,怕是要等到明岁了,

  “下江南之事,虽不为灭楚那般紧迫与紧要,仍需一位得力之人镇守,稳定大局。”

  “你等可有人选?”

  一览面前不算精细的江南沙盘,三路大军南下,必然要有一位重份量之人镇守统辖。

  军中必须有所抉择。

  “大王,上将军东出以来,历诸国事,操劳心力甚多。”

  “接下来,平定江南并无紧要大战,蒙武以为大王派遣一位大臣坐镇寿春便可。”

  “上将军可返回咸阳,蒙武虽不才,统率大军下江南足以。”

  蒙武率先一言。

  “大王,老臣虽略有老迈,仍为弯弓骑射。”

  “老臣坐镇于此,更可以统率大军安稳平定江南。”

  “蒙武将军所言,亦是有理,可以派遣一大臣前来,处理文书政事。”

  “老臣可专心军事便可。”

  王翦摇摇头,并不觉自己应该返回咸阳。

  其余在列军将闻声,彼此相视一眼,并不多言,以他们的资历,还无法有那个要求。

  “武真侯以为如何?”

  秦王政也不好抉择。

  无论是上将军王翦,还是蒙武,都足以担任下江南的重担,或许王翦坐镇,更为稳妥。

  然上将军鬓发已然灰白,比起前年苍老甚多。

  于心不忍多矣。

  “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