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羽绒马甲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渐渐打开了销售的市场。
因着羽绒马甲价格不便宜,那些个有钱人便开始穿着马甲四处得瑟。
很快,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县城的人都知道金缕阁和临风阁在卖一种既轻薄,又暖和,关键价格还死贵的小马甲。
富有的人开始以穿羽绒马甲为骄傲,平日里大家伙见面第一句是问“你吃了吗?”而如今大家伙见面第一句则是问“你今儿穿羽绒马甲了吗?”
那些个有钱人若是身上没穿羽绒小马甲,那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
就这样,苏小穗设计的羽绒小马甲又在不知不觉间,火便了整个青山县。
马甲火了,随之而来的就是订单的激增。
为此,苏小穗还特地回了芙蓉村一趟,教作坊里头的女工人如何制作羽绒服。
其实,若是按照现代的眼光看,苏小穗做的羽绒马甲既不花哨,也没有出彩的地方,中规中矩怕是不会有人买。
但放在这时代就不同了!
蓬松的料子比棉袄轻盈,可穿在身上却比棉袄暖和,如此新奇又好穿的衣服,自然就成了大家伙眼中的抢手货。
不仅青山县的各大成衣铺子都找金缕阁和临风阁进货,就连外头的一些商人也闻讯赶来批发羽绒马甲。
年前的这一段时间,不管是作坊还是两间铺子里头,大家伙那都是忙的恨不得再长出两只胳膊出来。
苏小穗也不再偷懒了,担心大家伙为了赶进度而把衣服的质量忽略了,所以,小丫头干脆就回了芙蓉村,在作坊里当起了质检员。
这样的忙碌一直持续到了年二十六的晚上,作坊那边才把预定的羽绒马甲全部赶制了出来。
因为今年相比较去年格外的忙碌,苏小穗和薛震山商量一番后,便给作坊里的每个工人多给了一个月的工钱当红包。
乐的大家伙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直言说明年还要来做工。
年二十八,作坊那边开始放假,金缕阁和临风阁的生意依旧红红火火。
苏小穗在作坊蹲守了那么久的时间,如今空了下来,便又开始过起了属于她的咸鱼日子。
年二十九开始,金缕阁和临风阁也关门放假了,得到年初八才开门做生意。
放假前,苏小穗夫妻俩也是照惯例给大家伙都包了红包。
李安丰这一年帮着薛震山干了不少活,自然他的红包是最大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