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 动静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累成大困难。”

        听到君侯这个话,老冯明白了,他连忙说道:

        “要说问题和困难,那肯定是有的。就说末将,最近就是到处找以前的老兄弟,若不然,真等前往统军府就职,恐怕连训练的人都不够。”

        冯大司马若有所思地捧起大碗,喝完了那一点底汤,然后说道:

        “这个倒是不用太过担心,明年应该会有一批从军中退下来的将士,到时候中都护府会优先让你们挑选。”

        老冯:应该?——

        时间很快来到延熙八年夏末,热气已经有了消退的迹象。

        但从武功水汇入渭水的物资运输,其火热程度非但没有跟着气温的下降而下降,反而显得越发繁忙。

        经由渭水的物资,密密麻麻地由西向东,显得拥挤不堪,甚至有一部分物资在交汇处上岸,然后用陆运的方式运至长安。

        渭水经过长安之后,运输的压力又一下子变小了。

        盖因为孝武皇帝给后世开凿了一条关中漕渠,几乎与渭水并排而行。

        这条漕渠,本是为了更好地从河东,乃至关东运送物资到关中。

        而现在,情况又反了过来,变成了更方便地把物资从关中运至河东等地。

        关中河东,乃至太原的动静,自然是瞒不过一直在紧紧盯着太行山以西的司马懿。

        虽说太行山这等天险作为倚仗,同时还与北方草原的最大部落结成了同盟。

        但司马懿却是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

        地势再险,能险得过从汉中北上?

        况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而在于人心。

        只是,大魏的人心……

        司马懿不由地长长叹息。

        大魏,已经是积重难返了。

        若不然,也不至会落到今日的地步。

        一念至此,司马懿就不由地想起了一个人。

        先帝(即曹叡)。

        先帝在时,曾有心打压世家豪右,分利于苍头黔首。

        但每欲有举动,汉国就在边境有所动作。

        迫于压力,又不得不放弃,以换取世家的支持——当然,当年的司马氏,也是阻挠先帝这一举动的一份子。

        时至今日,站在主政河北主政的角度,司马懿深知,先帝让利于苍头黔首的作法,确实有利于增加国力。

        但站在世家的角度,司马氏作为河北推出来的领头人,他真要敢这么做,那就意味着对世家的背叛。

        唉……

        司马懿又是愁闷地叹了一口气:

        少了一个名义啊!

        若司马氏乃大魏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