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5章 计划提前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的阵阵酥麻,“魏贼吴寇,主动给了我们这么大好的机会,我们岂能不好好把握?”

        右夫人的眼睛,越发亮晶晶,火热的气息喷在冯大司马的脖子上:

        “阿郎,终于要动手了?不是说,粮草不足么?”

        冯大司马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神色:

        “光靠关中和凉州,粮草自然是不够的,但这不是还有蜀地么?”

        事实上,蜀地才是大汉如今最大的粮食产地。

        “蜀地?”

        右夫人一怔,“阿郎终于打算把蜀地的粮食运过来了?不卖给吴国了?”

        “卖啊,只是比往年卖得少一些罢了,当然价钱也会高那么一点点。”

        冯大司马理所当然地说道,“以前大汉不缺粮,所以可以随意卖。但现在大汉不是缺粮么?”

        事实上,粮食的贮存,也需要大量的成本。

        而且以这个时代的技术,在一般条件下,谷子和麦子,大多只能存个三年,再多也不会超过五年,就会开始逐渐变质。

        黍的保存时间能更长一些,但缺点就是,产量稍微有些低。

        这些年来,大汉粮食的产量不断增长,没有必要全部贮存起来,也没有那个条件。

        所以把多余的粮食卖给吴国,不是什么坏事。

        但自收复关中与并州以来,蜀地虽仍是供应大量的粮食给荆州,但增长的速度接近于零。

        而此时,冯某人甚至已经打算开始削减对荆州的粮食供应。

        “大汉的粮食,肯定是要先供给大汉,然后才会考虑卖给别人。”

        “阿郎会不会着急了一些?”兴奋过后的右夫人很快就冷静下来,“妾觉得,暂时不要改变眼下的情况,继续麻痹吴国,会不会更好?”

        “世间岂有那般多的两全之法?”冯大司马摇头,“我固知继续麻痹吴国会更好,但……”

        “我去了一趟雒阳之后,才忽然发现,有些事情,或许我们没有必要想得太过复杂,甚至已经可以提前进行了。”

        用九原的银矿跟朝廷交换了青铜,圆鼎的铸造成功率,已经提高了不少。

        但数量还是少了些。

        因为实在太耗铜了。

        原本是想再等等。

        如今看来,似乎没有圆鼎,也可以试一试?

        “阿郎的意思是……”

        右夫人的身子撑得更高了。

        冯大司马不语,眼睛只是盯着某个地方。

        亮晶晶……

        ——

        延熙七年的夏粮还没有到入库的时候,汉吴仍是亲密的战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