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章 抉择(二)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复失地,势若冲天。

        天子迁都长安,肯定是要胸怀天下的。

        所以皇家学院自然也要与时俱进,已经放开有限的名额,允许非学院学生经过学问考核,进入学院旁听。

        当然,旁听生大多是来听经学大儒讲解经典。

        毕竟算学和格物,没有一定的基础,基本是没有办法听得懂的。

        “哦?原来你已经有了想法?”

        辛宪英倒是有些意外,然后又疑惑地问道:

        “吾亦早就听闻过那皇家学院之名,大抵当是与太学相似吧?你从魏国过去,能进去吗?”

        想了一下,又恍然:

        “莫不成你是想去寻你的外舅帮忙?”

        虽说学院可以通过额外考核进去旁听,但实际上,名额有限,就算是旁听,也要有推荐才行。

        夏侯氏在汉国算是后族。

        若是他们肯帮忙,想来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谁料到羊祜犹豫了一下,这才说道:

        “若是最后不行,自然是要问问外舅有没有门路。”

        与外人所想的不一样。

        羊祜也是去了一趟才知道,外舅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在汉国出仕。

        甚至还与冯明文的关系颇有些恶劣。

        反正羊祜自己就知道,只要一提起冯明文,外舅的脸色就很差很难看。

        所以在羊祜心里,夏侯氏并不是第一选择——去找夏侯楙当然也可以,但夏侯楙才刚去投奔汉国,立足未稳,找他未必有太多的用处。

        看到羊祜这个模样,辛宪英不禁有些奇怪:

        “除了你的外舅,难道你还有更好的路子?”

        羊祜略有迟疑,也不知道是在顾虑什么,想了一下,这才决定向叔母坦白:

        “叔母也知道,侄儿从长安归来,曾去过一趟济北王府。”

        “实际上,侄儿那一趟,是替冯明文送信,侄儿曾亲耳听闻,济北王呼那冯明文为叔父。”

        辛宪英脸上顿时露出惊讶,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惊骇之色:

        “叔父?济北王唤那冯明文叔父?”

        “正是。”

        辛宪英依然不信:“不会是听错了吧?”

        “不会。”羊祜摇头,“他是当着我的面说的,而且不止说了一次,定然不会有错。”

        辛宪英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不由有些深思:

        “世间传闻,陈王(即曹植)亲口承认冯明文远超自己,独占天下八分才气,看来此事果然不假。”

        “若非二人交情至此,那济北王又怎么会唤冯明文叔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