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无战事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昌西接荆州,东邻庐江,再加上石亭一战,陆逊久镇武昌,对庐江一带的地形,最是熟悉不过。

  他指出,若是魏贼真有意从舒城南下犯边,只能是走夹石、挂车,至石亭,这条路极为险峻。

  当年曹休率领十万大军走此道,都不得不惨败而归。

  现在贼人兵不过一二万,军将更是籍籍无名,何敢从此路而来?

  作为石亭一战的实际指挥者,再加上上大将军的身份,还有在军中的崇高威望,陆逊的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饶是孙权早就对陆逊不满,但在军事上,却是不得不认真考虑陆逊的意见。

  陆逊说完对庐江的分析,又更为孙权揭露吴国边军中的一个现象:

  边境之将,多喜请战犯北,此看似为国,实则更多是为私。

  一是因为他们可以累积军功,二是可以掳掠边境百姓为部曲。

  赢,不足伤魏之根基,唯实诸将部曲;败,则损陛下之威,更是虚耗国家粮草兵卒。

  望陛下察之。

  这一番话,就差是指名道姓说诸葛恪这些年来不断骚扰北边,除了充实自己和自己手下诸将的部曲,对国家根本是没有什么好处。

  前年那一战,已经算得上是吴国的倾国之战。

  东西双线,几乎是先后全军尽出。

  不但耗光了吴国府库的最后一粒粮食,甚至还向汉国借了不少外债。

  若不然,何至于连荆州的关税都全部抵押出去了?

  甚至拿下襄阳之后,孙大帝还默认了南郡一带改稻为桑。

  没有办法啊!

  除了要还外债,自己家也要想办法尽可能地,或者说,尽快地开源。

  若不然,府库空荡荡的,换了谁,心里也会慌慌乱。

  没了汉国源源不断地支援,就算是把大泉铸到五千,那也吃不住劲啊!

  光是正在组建的五千骑军,这还没有开始打仗呢,一年所消耗的钱粮,就抵得上一支五万步军——这还是不打仗的时候。

  养一匹战马所耗,至少相当于养六七名士卒。

  再加上骑卒所耗。

  还有需要配备的兵器,盔甲等等。

  养一骑可养十步卒,真不是说笑的。

  这还算是节省的。

  真要按汉国那种养法,那就更高了。

  就吴国这点底子,原本光是养国内这些水军步卒,都得铸大泉一千。

  如今还要多养这么一支骑兵,没了汉国的支持,财政崩溃那就是眨眨眼的事情。

  孙权当初也没想到养这么一支骑军的负担会如此沉重。

  要说他心里没有一丝后悔,那肯定就是假的。

  但事到如今,他就是心里再怎么后悔得滴血,也只能硬着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