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同样的风格。
知道打不过,就算是手头有二十万大军,也能不顾后方洛阳魏伪帝的督促,弃守关中。
如今知道自己守不住洛阳,干脆拱手相送。
若是因此而轻视此人,一不小心就会付出代价。
原历史的曹爽和这个位面的魏延,就是榜样。
看到冯大司马如此大笑,司马昭有些不明所以,也不知道冯大司马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冯君何故发笑?”
“没有什么。”冯大司马抹了抹眼角,揉了揉双颊,努力让自己恢复正常,“司马公恐怕不会就这么轻易让出洛阳吧?不知道有什么要求?子上但请说无妨。”
司马昭神色有些郝然:
“诚如大司马所言,大人欲以洛阳一城,换一条道路。”
冯大司马一听,顿时就是有些好奇:“道路?什么道路?”
“从太原到邺城的商道。”
“从太原到邺城的商道?”冯大司马重复了一下,立刻就明白过来,“司马公是想要我们放开井陉,让商队往来?”
“正是。”
太行八陉,最好走的一陉,就是井陉。
这条道,又是并冀二州的要冲之道。
秦灭赵,走的是这条道。
秦始皇死后,李斯赵高等人也是走这条道运尸体回咸阳。
韩信破赵灭代,走还是这条道……
背水一战,指的正是这一战。
而世有传闻,冯某人手里的《武安君兵法》,正是在这一战之后,被李左车送给了韩信。
“我不明白,现在洛阳仍是在司马公手里,长安明里暗里前往洛阳的商队,不知几何。”
冯大司马有些疑惑地问道,“要知道,商队愿意从长安去洛阳,可不一定愿意从绕道太原。”
以前函谷关还在魏国手中时,汉魏双方在明面上,都是对崤函古道上往来的商队,严加审查。
于是有不少商队为了避开稽查,从茅津古渡等地方走私偷运货物。
所以这才有了后面的虎卫军偷渡茅津,糜郎君夜中接应的事情。
如今函谷关一丢,对于魏国来说,洛阳几乎就成了一个不设防的城市。
放什么人,放多少,什么时候放,都是大汉说了算。
在大汉的刻意放纵下,这往来的商队,也是日多一日。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居然还想着要多开一条商道,确实让冯大司马有些诧异。
难道他就不怕再来一次茅津渡事件?
就算是吸取了教训,严加防范,但关口一开,风险也会跟着增加。
以司马懿老乌龟的性子,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图什么?
难不成,许昌之事泄露了,或者这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