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刘备的破格提拔——当然,事实证明,刘备的眼光确实独到。

  只是就算他再怎么勇猛,再怎么受到重用,人际关系始终都是最大的短板。

  魏延的矜高,有时未必不是以一种自我保护:

  你们不想与我为伍,我亦不屑与你们为伍。

  这种态度,在大汉未能冲出蜀地时,或许还没有什么。

  毕竟蜀地就那么大一点的地方,又有丞相压着,有些事情自然不用他来操心。

  但到了满地皆是世家大族的中原,魏延对世家错综复杂的关系认识不足的缺陷,就被无限地放大了。

  说白了,就不是一个圈子的人,魏延怎么可能真正地了解世家?

  派出再多的探子和细作,也只能是从市井里打听到民间流传不知真假的传闻。

  想要打听到真正有用的消息,还得是要想办法打入圈子。

  但魏延又不是冯某人,哪有那么多的资源来支持?

  这也是他倚重郭循的原因之一。

  郭循好歹也勉强算是世家子弟出身——虽然只是个旁支。

  更重要的是,他与河东的世家有关系,能打听到不少消息。

  此时他听到郭循谈及桓范,自然是要追问。

  但见郭循淡然一笑,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模样:

  “君侯信我重我,我又岂敢不尽力为君侯早作考虑?”

  “君侯可知,孙礼被曹爽罢官,是为何事?”

  魏延摇头:“不知。”

  郭循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乃是因为冀州清河平原二地争界之事。曹爽偏袒清河,而孙礼却是把地界划给了平原。”

  “故而惹恼了曹爽,一怒之下寻了个罪名,直接把孙礼降为庶人,再借机让自己的乡人桓范出任冀州刺史。”

  “冀州二县看似是在争界,实则是牵连大族纠纷,故而历三任刺史不能决。”

  “轮到桓范时,已经是第四任。桓范此人,本就粗暴无礼,安能解决此事?只怕事情会越来越复杂。”

  “但不解决二地争界之事,又如何能抚定地方?不能抚定地方,如何获得大族的支持?”

  “没有大族的支持,桓范安有余力窥太行以西?”

  魏延听到这些话,不禁觉得是大开眼界:

  “没想到魏贼冀州之地,竟还有这等内情。”

  不过想想也是,若非豪右大族,谁有这能力,让数任刺史都不敢下结论?

  再想想大汉,魏延不由叹息:

  “吾虽与冯明文不和,但亦不得不说此子的手段了得,竟是能让那些大族服服帖帖……”

  他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原本淡然从容的郭循,脸色顿时就是黑了一下!

  那可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