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青徐及汝南等地的兵力,最多的时候不下十五六万。
但石亭一战损失严重,再加上这些年被抽调过度,只余十来万。
不管是十五六万也好,十来万也罢,光靠扬州一地,都不可能养活这么多兵力。
所以东线防备吴国的兵力,平日里并不是全部集于扬州,而是有一部分是分布就食于青徐各地。
一旦有战事,这才召集至寿春,然后视吴寇进犯情况而调兵。
只不过这一次,王凌立功心切,一心想要向提拔自己的曹爽证明,自己绝对是比满宠更适合做扬州都督的人。
所以他一听得孙权出现在巢湖,还没有等大军集结完毕,就立刻带着大部分人马南下合肥。
这个略过于急躁的做法,依现在的情况看来,却是不失为一个妙着。
在向六安派出援军以后,凭王凌在合肥的兵力,并不足以击溃孙权所领的禁卫军。
但从青徐集结过来的后军,已经得到了王凌的命令,开始迂回,准备绕一个弯,伏击吴军侧翼。
到时候,孙权的禁卫军,盔甲武器就是再厉害,只怕也挡不住两支魏军的合击。
不过个中具体布置,王广自然不会与文钦细说。
只是文钦一听孙权所为,顿时有些失态:
“你说什么?孙权当真敢领兵上岸?”
不怪他失态,而是吴寇主力兵临六安城下的情况下,文钦已经确信,合肥那边的吴军,最多不过是虚张旗鼓。
特别是孙权,上一回他就在船上徘徊二十多天都不敢上岸。
这一回,只怕是更要故作姿态更长时间。
没想到他竟敢领军上岸,甚至还到了合肥城下。
最重要的是,已经看穿了孙权虚实的王凌,不会真的能擒住孙权,立下不世之功吧?
想到这里,文钦心里一下子五味杂陈起来。
说起来,吴寇的虚实消息,还是自己亲自送到王凌那老匹夫手中的呢!
只是六安城下吴寇云集,文钦必须得先先想办法退眼前之敌。
至于远在合肥的王凌,会不会当真立下大功,却已是非他所能左右。
接下来的六安城的攻防势态,仿佛真的被文钦说对了。
吴军一直没有发起太大的进攻,不过站在城头,已经可以看到,最靠近的吴军营寨,渐渐地堆积起木头。
然后又过了两日,木头已经堆到营寨外面来了。
吴军,似乎要开始组装大型攻城器具。
文钦把这些变化看在眼里,浑然不惧:
“来吧,贼子!”
虽然兵力仍是要比吴寇少,但文钦已经有足够的底气,面对吴寇即将到来的攻城。
就在王凌试图做一个圈套,准备擒拿孙权,文钦准备想办法击退六安城下的吴军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