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室。
不过这位从妹,现在在兴汉会的地位可不低。
所以这些话,对她说起来,倒是无妨。
李许氏一向只管种地,她转过头,看了看北边的阴山。
阴山山上,郁郁葱葱,并不像后世那般,林木稀疏。
因为这个时候,阴山的森林资源还没有得到开发。
最多也就是前秦到前汉的时候,匈奴人曾用阴山的林木做弓箭材料。
“我记得,在南乡制出焦炭以前,虽也有用石炭炼铁,但大多不都是用木炭吗?”
李许氏有些疑问,“既然寻不到煤,阴山上那般多的林木,用来烧炭炼铁,也是可以的吧?”
许勋点头:
“我此次过来,也是为了这事。炼铁之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实在不行,只能是伐木烧炭。”
说着,他认真地看向李许氏:
“我记得你以前说过,若是破坏林木过度,容易造成土地贫瘠,不利耕种。”
“所以伐阴山之木,最是怕你反对,却是没有想到,现在你居然也支持烧炭炼铁。”
李许氏指了指连绵不断的阴山:
“这般多的林木,一年能用多少树?只要规划得当,伐一片补一片,轮流不息,自然无碍。”
“怕的就是光伐不补,若是没了草木护住水土,到时候再肥沃的土地,也会变成无法耕种的荒地。”
说着,她又指了指南边。
秦直道如同一条巨龙,蜿蜒向南。
“从这里到长安,中间所隔着的上郡,有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沙化了,就是因为当年放牧过度,导致草木不生,所以变成了那个样子。”
“若是再不注意,秦直道恐怕有一天也会被沙子所掩盖。”
作为农业专家,李许氏在农业方面,有着比他人更为专业的知识。
在反复研读《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等农书后,李许氏结合自己这些年来的经验,产生了自己也写一本农书的想法。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同时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绝后,但绝对是空前的做法。
因为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女子在这方面有过着作。
若是换了别人,恐怕连想都不敢想。
但这么多年来,李许氏的见识,已经非一般女子所能相比。
更重要的是,她的这个想法,得到了中都护的大力支持。
中都护表示,只要她能真正总结出来,就一定会让人印刷出来。
这可是三不朽里的立言了。
有了人生的最大目标,李许氏更是一心扑到农业研究上。
她甚至亲自去过上郡的荒漠地,查探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影响。
许勋可不管什么荒漠不荒漠的,他这一次来五原县见李许氏,可不就是为了等她这一番话?
“三娘,放眼整个大汉,这耕种之事,除了中都护,还有何人能比得上你?”
说白了,这些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