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杜氏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八岁的少年郎君,才处于刚刚积累学问的阶段,远远没有后世的名声。
  学院内精通《左氏春秋传》的来敏等人,可是活了七十多年的,研究了一辈子的《左氏春秋传》。
  杜预的见识,如何能与之相比?
  每一次从裴秀口中转述的学问,都让杜预有如甘露入心,茅塞顿开的感觉。
  这种感觉,反过来又让杜预想要进入学院学习的想法愈发地强烈。
  作为京兆名门,杜氏在长安城不缺住处。
  三年前的关中之战,长安虽然没有被焚毁,但终是被魏贼洗劫一空。
  除了权贵云集的章台街,其他地方的民宅,大多显得有些残破。
  但在这些残破的民宅里,又时不时出现几个看似低调,实则隐藏着瞭望台的完整宅院。
  能住在这种宅院里,基本都不是什么简单人家。
  杜氏正是其中之一。
  杜预回到家中,在大人的书房门口徘徊了半晌。
  终于鼓足了勇气,推门而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人,我想去学院求学!”
  正在看书的杜恕抬起头来,静静地看向儿子,目光中带着平淡。
  他的胡子保养得很好,拿着书本的手长得很细巧,气度有些秀雅。
  虽说是早过了不惑之年,但可能是养气有法,看上去只有三十多岁。
  当然,也有可能是杜氏家庭的底蕴沉淀,让他见闻过太多的风雨。
  这几十年来,天下倾覆,兵戈不止。
  魏朝的建立,代表着世家终是打败了外戚和宦官,取得最后的胜利。
  就在世家大肆享受属于自己的战利品的时候,作为世家子的杜恕,却是心平气和地恪守着某种信念。
  虽然这种信念,对于很多世家来说,显得有些迂腐可笑,甚至一无是处。
  但也正是因为杜恕的坚持,让他在魏国朝中显得有些异类。
  不但与朝中权贵不合,甚至还得罪了司马懿这种世家的代表人物。
  此时的杜预,如何能在杜恕相比?
  他说完这句话后,似乎是用尽了自己好不容易才鼓起的勇气。
  面对大人平静的目光,杜预似乎有些羞愧地低下头:
  “对不住大人,我,孩儿有些轻率了……”
  看到儿子的模样,杜恕平静的面庞反而露出一丝淡然的笑容。
  他的语气很是温和:
  “学问乃是我杜氏安身立命之本,你有心求取学问,此乃值得高兴之事,何言轻率?”
  杜氏在后汉时,确实不如前汉那般显贵。
  但因为顺应后汉大兴儒学的大势,也曾出过两位名闻天下的书法家与学者。
  已经做好了被斥责一顿的杜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