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都该死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翻开本子,第一篇讲的就是讲棉花究竟是何物。
  第二篇,便是利用棉花制作的衣物有何优点,主要是拿麻衣和绵衣做了比较。
  很明显,棉衣对标的,就是这两个层次的衣物。
  第三篇,  是棉花适宜种植的地点。
  “关东?”
  “正是关东,特别是河南、兖、豫、青、徐一带,沿大河一带,最是适合。”
  王晨嘴角一抽,忍不住地抬头看了一眼郭配。
  你还不如直接就说是魏国现在的核心之地。
  大概也觉得有些不太好意思,郭配咳了一声:
  “当然,凉州一带,也是适合的,不过那里咱们插不上手。”
  原本已经有些意动的众人,  顿时又是哗然:
  “既然合适种棉花的地方在中原一带,那关我们并州何事?”
  “这冯鬼王,就算是骗人,也不用心骗,都把吾等当成傻子不成?”
  郭配又是呵呵一笑,第四次弯腰,从脚下的箱子里再拿出几张纸票,弹了几下,咔咔作响。
  王晨的目光,忍不住地看了一眼那个箱子,有些好奇,箱子里面到底有多少东西?
  但见郭配举着票子说道:
  “这是大汉联合储备署准备推出来的棉地票样本,以后大伙只要买了这个票子,就可以与朝廷签红白双契。”
  “日后大汉取得了关东之地,可以拿票子在关东换种棉之地。”
  在众人眼里,  这就更扯淡了。
  “莫说这季汉最终能不能拿下东边,  就算是拿下,这地岂是说有就有?难道他们还真想抢地?”
  听到这个话,  郭配却是冷笑一声:
  “迁富户实京师之地,前汉可是干了百余年呢……”
  此话一出,就连捧着本子的王晨手里都是一个哆嗦!
  “朝廷打算重行陵邑制?!”
  所谓陵邑制,就是由高祖皇帝创建的守陵制度:
  在关中皇陵附近设陵城,迁关东富户到此居住。
  前前后后,共实行了百余年。
  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皆因此设邑建县,故名“五陵邑”。
  所谓五陵年少,指的便是京都富豪子弟。
  陵邑制,既可削弱关东豪强,起到“强本弱枝”的作用。
  同时也可以充实关中,防御北边的胡人。
  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巨大作用。
  这种影响,会一直持续到隋唐。
  屋里的人当然不知道这种影响会持续这么久远。
  但他们只要想想现在的季汉,与前汉建国之初,多有相似之处,就足以感觉到心惊胆战。
  所以在现在的人看来,若是季汉真要重新实施陵邑制,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