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大手笔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邓刺史此时说出这些话,其实就是暗示他已经看出了冯君侯的意图——至少是一部分意图。

  想通了这一点,冯君侯放下耳杯,双手放在膝盖上,正襟危坐,说道:

  “邓叔父既然这么说了,那我也就不掖着藏着了。”

  邓芝大喜:

  “好,爽快!老夫就喜欢和爽快人打交道,不知贤侄此番到来,准备开几个工坊啊?投入多少钱粮?”

  兴汉会这么多年来,是怎么干的,只要眼不瞎的人,都大约能摸到门道。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招商引资,拉动经济,既能解决就业问题,又能解决地方财政问题。

  但知道门道归知道门道,关键是你得先有门路,得拉来投资。

  邓刺史这个时候就觉得,有个儿子在兴汉会,确实挺好的。

  “雁门塞外的平城旧址,吾欲建一座新城,矿场、草场、冶铁工坊、纺织工坊等不会少于三十个。”

  “五年时间内,计划投入三百万缗至五百万缗,不知叔父能从并州抽调多少人帮忙?”

  原来只想着能让兴汉会投几个工坊的邓芝,听到冯君侯的话,嘴里的酒一下子就喷了出来,失声叫道:

  “三百万缗!”

  冯君侯点头:“这是最低的数目,只多不少。”

  经过清查一事,兴汉会在大汉核心地区的扩张,注定是要受限制的。

  有些产业,该断则断,该卖则卖。

  正好拿到充裕的现金流,投入并州的新产业来。

  邓芝连胡须上的酒都顾不得擦,极其失礼地掰着有些哆嗦的手指头开始计算。

  大汉每年的赋税收入,大约是多少来着?

  有没有三百万缗?

  就算是分五年投入,那至少也有六十万缗。

  若是按五百万缗计,那就是一年百万缗!

  曹!

  兴汉会真入他阿母的有钱!

  一年就能拿出大汉赋税三成的钱粮!

  若不是知道兴汉会的大部分产业有皇家的股份,若不是眼前的人是心狠手辣的小文和,若不是兴汉会与朝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向清廉为公的邓刺史,都差点忍不住起了抢劫之心。

  看向面容郑重的冯君侯,邓芝不得不冷静下来:

  “不知君侯要多少人手?”

  “自然是越多越好。”冯君侯指了指外头,“我知道邓叔父担心这些胡骑回来,会扰乱并州。”

  “但我也不妨跟叔父交个底,这些胡骑,连同他们的家属亲眷,约摸七八万人,我都会带到平城去安置,不会让他们留在雁门塞内。”

  邓芝一听,下意识就是松了一口气。

  大汉收复并州后,废曹操设立的新兴郡,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