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巨变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堂……学堂?!

  “邓郎君,你的意思是说,朝廷终于打算在锦城开学堂了?”

  几年前凉州第一次考课结束,就已经有人在鼓吹,想要在蜀郡建立学堂。

  这个提议送到汉中后,又被大汉丞相转给了冯鬼王,询问他的意见。

  而冯鬼王给出的最终答复是:南乡师资和教材太过紧张,暂时无力支援蜀郡的学堂建设。

  “不仅仅是锦城,还有蜀郡周围的数郡,都会建立学堂,所需的钱粮,肯定是少不了的。”

  “这学堂之事嘛,兴汉会自然也是掺与其中的,所以这收粮一事的章程,还是要落在学堂上。”

  “这可是大善事啊,可是少有的仁政啊!”

  有人顿时就激动起来。

  那可不?

  好人要有好报嘛,学堂一事,谁出的钱粮多,高价粮的配额自然就会多一些。

  不过这对于蜀地世家来说,也算是久盼之事。

  因为只有开了学堂,才算是真正有了进入皇家学院的渠道,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还得七拐八弯寻找门路。

  甚至有很多时候,连门路都找不着。

  有人已经忍不住地大声道:

  “学堂的钱粮之事,邓郎君不必担心,吾等身为蜀在人士,若是坐视不理,那可是要被乡亲们戳脊梁骨的!”

  不少人算是看出来了,这所谓的高价粮根本就是一个借口。

  其实就是有人想要借邓良之口,试探大伙对学堂的看法——当然,高价粮还是要卖的,能赚一点是一点。

  只是,为什么诸葛村夫和冯鬼王会突发善心?

  给大伙又是送钱,又是疏通蜀中子弟的仕途?

  怀着这个问题,谯周悄悄地前去拜访蜀郡著名学者杜琼。

  此时秦宓已经去世,左中郎将杜琼成为蜀地本土官吏最德高望重的人之一。

  杜琼平日里沉默寡言,少见外人,这一次却是难得地接见了谯周。

  “关中一战,非但是天下之巨变,同时也会是大汉的巨变。”

  他看向外头的桃林,此时已是桃叶尽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

  现在的大汉,可不是十多年前,只靠蜀地苦苦支撑的模样。

  而已经坐拥天下形胜之地,隐有兴复之势。

  这十余年来的变化,可谓是天翻地覆。

  “天子乃明君,丞相乃明相,朝中有识之士颇众,又岂会看不出大汉局势之变?知其变而适其变,可为俊杰之士乎?”

  谯周听不懂,只好虚心地问道:

  “请先生详解之。”

  杜琼问道:

  “当年蜀中世家被丞相与冯君侯之恶,你可知为何?”

  谯周张了张嘴,却不敢多言。

  杜琼似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