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预测一番,若是北伐成功,大汉就会有两个天府之国,从此自不会再有粮食之忧。”
所谓天府之国,原本是指关中。
后来大汉丞相在《隆中对》中,亦言西川为“天府之土”,故现在世人亦以“天府之国”指喻蜀地。
魏丁氏说两个天府之国,原因便在此。
至于旬报,则是因为蜡纸的推广而产生的新事物。
每旬发一次,上面不但记载了交易所大宗物资的价格变化情况,同时还有各地汇总的物价情况。
这正是来南乡交易的大伙最需要的。
同时上面还登载了某些人物对时事的评论。
所谓官产学媒,其中媒的作用,就在于此了。
像魏容这种,真要在上面发表了自己对某些事情的看法,但凡有点政治敏感性的人物,那肯定是要每字每句地细读一番。
毕竟冯鬼王的开门大弟子这个身份,再加上南乡学院的代理山长身份,你要说他没有一点内幕消息,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真要抓住了其中的机会,判断对了趋势,趁机大赚一番,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所以这份旬报,在南乡也就有了引领风向的作用。
算得上是对官府公告的一个有效补充。
但它又比官府公告要轻松活泼得多,因为上面还有一些侠义小说的连载等等,平日里拿来消遣也是不错的。
纸对于南乡以外,或者兴汉会体系以外的来说,还是比较珍贵的。
再加上这个时代消息的闭塞性,汇集了各类消息的旬报,可算得上是许多人的心头好,再贵也要买。
因为可能一个消息的遗漏,自己就会落人一大截,少赚一大笔。
在这个敏感时刻,魏丁氏建议魏容增发旬报,特意点明粮食问题,也算是给大伙降降温。
至于听与不听,那就看个人选择了,总不能按住他们交易的手,向他们保证说大汉此番北伐必胜吧?
毕竟关中号称数十万魏贼,谁敢保证一定能赢?
听到自家细君的建议,魏容点了点头:“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我这就马上去办。”
他转身走了两步,然后又停住,回过头来:“细君你还是要小心一些……”
“阿郎放心,妾心里有数。”
相比于交易所的热闹,南乡的其他地方,开始渐渐出现了肃然的气氛。
不但是街道上那些被人称为黑衣狗子的黑衣兵丁多了起来。
作为实习基地的纺织工坊,不少女子悄然被组织了起来,组成了娘子军。
而南乡以前的护工队,现在是南乡县衙的巡逻队,已经开始挎刀持枪,聚集在南乡的重要地点。
如交易所、学院、纺织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