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6章 变动与成长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费侍中就是费祎。

  杨仪怎么说也是丞相府长史,且又是年宦最长者之一。

  他染了风寒,不派人过来看看,不合规矩。

  只是相府之中,论起人际关系之差,魏延排第一,杨仪就肯定是排第二。

  此二者,乃是相府中资历最老者。

  偏偏两人一个刚粗矜高,一个器小狷狭,如水火不相容,见面争吵乃至拔刀相向。

  费祎为了顾全大局,常居中调解二人,两相匡护,是少有能同时与两人说话的人。

  听到费祎前来,杨仪先让人把他请到前厅,然后略加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物,平复了心境,这才前去见费祎:

  “文伟何来?”

  “丞相这两日来身体恢复了不少,已经能重新处理一些政务,听闻威公生病,所以特意让某前来探望。”

  费祎与杨仪久在相府为僚,又岂会不知其人?

  看到杨仪虽是语气无异,但面色忿色犹未散尽,心已明了:

  “威公的身子,可曾好些了?”

  杨仪不好对费祎发火,只是重重地长吁一声,道:

  “身体倒是无碍了,不过近来夜里心悸,不能安寝,神志有些不定。”

  “心悸者,当是有心中有放不下之事,威公可是有所思?”

  费祎试探着问道。

  杨仪仗其资历,也懒得隐藏自己的情绪:

  “昔日吾背魏而向汉,得先帝赏识,先是被先帝征召为左将军兵曹掾,后又为尚书,彼时冯永何在?”

  “丞相南征时,吾以参军之位,代行相府事宜,彼时冯永不过一小吏。”

  “待丞相北上汉中,军中诸事,皆委任于吾,彼时冯永不过一边郡长史。”

  “如今呢?吾仍不过丞相府长史,而冯永,在外则居刺史之位,入府则居参军之职,入宫则有侍中之责……”

  杨仪越是说,就越是激愤,怨恨形于声色,怒气显于言语:

  “即便冯永有功,但待其可谓过厚耶?再说那蒋琬,留守锦城,又有何功?能入尚书台,任尚书令?”

  “若是蒋琬那般都能任尚书令,那凭吾这些年来的功劳,难道连入尚书台都不可耶?”

  外人或许没有感觉到这次调动有什么异常,但杨仪久随丞相,又岂会看不出苗头?

  先帝开国时,尚书台本来就是权力中枢。

  这个从法正、刘巴、李严等先后被先帝任为尚书令,就可以看得出来。

  只是夷陵之战后,先帝突然驾崩,太子年少,形势危急,大汉的权力这才开始转至丞相府。

  说句不好听的话,先帝让丞相与身为尚书令的李平共同辅政,未必没有让尚书台制衡丞相府的意思。

  谁知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