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年我大汉与吴国往来甚密,久无战事,故江州那边,定有存粮。”
说到这里,他又环视了一下众人,面有得意之色:
“更兼越巂郡,如今乃是阡陌交通,良田成片,牛马成群,诸君以为,若是凉州缺粮,越巂会不会有粮食运过去?”
年青人越说,越是激昂,“听闻冯刺史府中,特设有耕种曹,乃是专门研究耕种之道。”
“冯刺史在陇右经营三年有余,诸位又可知那里开了多少良田?”
没粮是不可能没粮的,以冯刺史那等深谋远虑,兼之又是以耕种之道出山,又岂会落到无粮之地?
众人想想,顿时也觉得有理。
虽说凉州确实太远,但这些年来,兴汉会的马队,早就已经深入蜀地人心。
反正嘴炮嘛!
兴汉会的马队,这些年往陇上运的东西还少了?
你凭什么说粮食就运不过去?怎么证明?
民间政治家,口嗨就完事了,反正亲自去做的又不是我。
但见民间智囊颇有几分惊异地看向那年青人。
不要以为这些话说得很轻松。
在这个信息传播极度缓慢的时代,在没有专门收集信息渠道的情况下。
有人能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并以此推断出可能的结果,那就已经算是一个具有初步大局观的精英级人才。
至于粮食究竟够不够,能不能及时运输过去,在不知道冯刺史手里的掌握多少资源的情况下,谁又敢轻易下结论?
毕竟冯鬼王的名声,不是吹出来的,是实打实的战绩和政绩做基础。
“这位郎君,”民间智囊拱了拱手,“某……”
他正想要结识这位年青人一番,突然外头传来叫喊声:
“来了来了!学堂的试卷出来了!”
“轰!”
原本还想着要听两人高论的众人,一下子就猛然站了起来。
只见稀里哗啦的凳椅翻倒的声音,众人齐齐身门口挤去。
“莫慌莫慌!踩着我鞋了!”
“你不慌就后面去!”
“那里那里,在那里!”
……
“排队排队!”
汹涌的人群挤到前方,但见有数个郎君护着几个大筐,筐里叠着不少试卷。
“再不排好不卖了!”
“三尺之外,不得入三尺之内!”
原本挤得满面通红,乃至破口大骂,看起来战斗力暴表的众人,一下子就被这两句话震慑住了,皆是乖乖地听话。
“老规矩,一张十钱。”
“我要二十张!”
“最多五张。”小郎君站在桌子后面,指了指排成一列的筐子,“一共五个筐,筐拿一张,拿重复的没啥用。”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