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江淮,也不是为了联合辽东,而是出海去寻找夷洲、亶洲。
同时下诏说:吴国人丁不足,需俘此二地之民,以增民众。
去年刚娶了孙权之女孙鲁班的卫将军全琮、留守武昌的上大将军陆逊,皆尽力劝谏:
桓王当年兵不过千余人,犹能在江东创建基业。如今吴国西跨荆州,东有江东,百姓众多,足以图谋天下。
夷洲、亶洲两地,远在万里之处,又处不毛之地,舟师前往,风波难测。
即便能掠民归来,移易水土,必生疾疫,陛下欲增民众,只怕反受损耗。
就算不生疾疫,听说两地之民,有如禽兽,得之不足济事,无之不足亏众。
在两人的带头劝谏下,吴国群臣纷纷上书,劝说孙权。
孙权皆不为所动。
全琮亲自去张昭家中,让张昭入宫劝谏孙权。
孙权拒不召见。
吴国内部纷纷攘攘,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心思去管北方的魏国。
隐蕃被吴国收留后,虽然特意向吴国官员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哪知却是仍被人家一齐归到从北方投奔南方的普通士子之列。
他人生地不熟,只得强行按捺下焦虑的心情,以待时机。
相比于魏国与吴国纷扰,大汉就安详得多。
陇右的初夏,热气上升,树上的知了开始时不时吱呀吱呀地叫两声。
李慕在上元节之后,就赶着回到了南乡。
毕竟开春之后,南乡各个工坊、部门、交易所就要重新开门上班。
黄月英在大汉丞相三番几次派人前来催促,甚至还以阿迟(诸葛瞻)哭闹威胁,也不得不离开平襄。
临走前还建议冯永,让汉阳制造局的研究团队一起跟她回去。
被冯君侯严辞拒绝了。
最后只能怏怏地带了一车研究到一半的攻城弩资料回去。
丈母娘走了,护羌校尉府又成了冯君侯的天下。
怀里抱着女儿,喊一声“双双”。
女儿就会“呀呀”地回应。
乐得冯永哈哈大笑。
树上的知了跟着叫了两声,女儿如墨般的眼珠就转动起来,手脚在半空中奋力地舞动。
冯君侯转头看了一眼关姬,只见她正趴在那边的桌上,拿着笔写着什么东西。
“能不能把树上的蝉子捉下来?”
“蝉子?什么蝉子?”
关姬有些不明所以。
“女儿想要蝉子,所以捉下来玩玩……”
这个人的话还没说完,关姬就从桌子下边一脚踢过来。
“多大个人,能不能正经些?”
“什么叫正经?”
冯永为了不让女儿晃动,生生地受了自家婆娘这一脚,嘻笑道,“子女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