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占据鄱阳,但那里已经算是东吴腹地,即便是只能占据一时,也足以对吴寇产生重大的打击。
曹休想得越多,越是觉得此事事关重大,次日就迫不及待地派人与周鲂的使者回鄱阳。
待派去南边的人回来时,给曹休带了一封书信,还有一小束头发,乃是周鲂当面曹休使者的面亲自割下来的。
同时跟着回来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董岑,一个是劭南,皆是周鲂的心腹之人。
曹休大喜之下,连忙打开书信看了起来。
只见上面写着:
鲂名位不昭,又远隔江川,得明公君侯垂日月之光,照远民之趣,实令归命者心有戴赖。
故广陵太守王靖,因郡民之变而受责,后虽勤自陈释,但终不受解,因立密计,欲北归命,不幸事露,诛及婴孩,由此可见孙权之薄情。
鲂因小过见责于孙权,郎官诘问,不绝于江。且鄱阳郡民,山越夷人,看伺空隙,欲复为乱,为乱之日,鲂之处境,凶于王靖,故不得不求于明公君侯……
书信里不但写了周鲂欲北归的苦衷,同时还泄露了东吴欲大举北犯的打算,甚至详细地指出各路兵马:
如今诸葛亮兵指陇右,孙权亦欲举兵呼应:吕范、孙韶等入淮,全琮、朱桓趋合肥,诸葛瑾、步骘、朱然到襄阳,陆逊、潘璋等讨宜城梅敷。
孙权亲率中军自掩石阳,别遣从弟孙奂治安陆城,修立邸阁,辇赀运粮,以为军储......
再在后面指出了只要孙权一出兵,则江边兵力空虚,最多只会留三千兵力守武昌。
信中周鲂建议曹休直接进军皖城,然后周鲂自己“率厉吏民,以为内应。只要两军汇合,则江北皖城,江南鄱阳皆为大魏所有。”
同时还写道:所遣董岑、邵南,乃是家门中人,鲂亲之信之,有如儿子,是以特令赍笺,托叛为辞,目语心计,不宣唇齿,骨肉至亲,无有知者......
指出这两人乃是周鲂自己最信任的人,只待曹休挥军南下,则可以留一人为质,令一人持信前来,通知自己起事。
下边再次提醒曹休,到时孙权所领的中军,乃是主力,到时会大举进攻石阳,只怕石阳城小兵少,不足以守,望“明使君速垂救济,诚宜疾密”。
甚至还可以让人拖住攻打石阳的孙权,同时到达皖城的曹休还可以从西边断孙权后路,立下不世之功。
信的最后,周鲂提出了一个要求:
今举大事,自非爵号无以劝之,乞请将军、侯印各五十纽,郎将印百纽,校尉、都尉印各二百纽,得以假授诸魁帅,奖厉其志,并乞请幢麾数十,以为表帜。
曹休从头看到尾,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