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9章大漠和逼迫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羌人之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几个老一些的羌人兵卒已经跪倒在地。

白狼在羌人传说中是天神的使者,现在却被关进了汉人的铁笼。

『斩狼!祭天!』

随着嘶哑苍凉的呼喊,白狼脖颈溅出的鲜血在五色土上蜿蜒成河。

更多的羌人拜倒在地。

姜冏环视着,或许只是心理的感觉,或许也真的祭典有一些效果,他忽然觉得,这些羌人看起来好像是温顺了一些。

随后斐潜又重申了三条新规。

第一,重新锚定了羌人部落从属性。

羌人不再是零散的个体,而是确定下来归属于某个部落,并且以军牌登记为准,一旦出现违反军纪军规的,不仅是处罚其个人,同时也要公布通告其部落。有些类似于汉人的连坐制度,但是连坐的惩罚多数是在精神层面。

第二,加强羌人和其家庭之间的纽带。

凡是参与汉军的羌人,除了可以获得和汉人兵卒相当的兵卒待遇之外,其家庭成员可以在登记注册之后,持汉符在汉人官市上优惠价格购买日常用品。当然是有一定的限定额度,作为胡人无法获得如同汉兵一般的田亩耕作奖励的补偿。如果胡人愿意将这个优惠换成如同汉人一般的军田奖励,也可以。

第三,将羌人的图腾和神灵,重新编译解释。

原本羌人信仰,尽数归入五方上帝教派之下,由前一段时间来的说书人和五方道士重新梳理关系,通过对于其部落图腾的解释,五方上帝也会给予部落萨满,或是祭司进行认证。在这个过程中,在保留羌人信仰外壳的同时置换华夏文明内核,实现神灵解释权的和平转移。

军制改革将部落武装改造成需要汉地补给的职业军队,经济政策把生存节律调校至华夏农耕周期,信仰重塑则完成神灵话语体系的代际更替。

虽然在短时间内看不到什么具体的成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项项的事项落地之后,当胡人少年在太学背诵《礼记·月令》测算牧草返青时,当萨满跳神时不得不夹杂『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的祭文时,草原大漠已在汉家规则润物无声的侵蚀中,渐渐的蜕变为华夏文明的新边疆!

……

……

荆州北部的混乱,毫不掩饰的落到了襄阳城中士族子弟的眼中。

虽然说刘表这个人么,贪好名声,虚于政事,口上说得十分,落下来的有三分就算不错了,但是毕竟荆州在刘表期间,也算是响当当的一方诸侯。袁术都宁愿去招惹徐州,不愿意来打荆州,也算是可见一斑了。不过这或许也和当时孙坚进攻荆州失利有关……

可是现在的荆州,简直就是太悲催了。

上一次荆州战,襄阳左近还算是比较安定,多少有些隔岸观火的味道。
而且也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