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1章不讲武德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够用……』
  『可是这样要很多人守卫……』庞统皱眉说道。
  斐潜摇头,『错了,不需要。我说过……将来有一天,只要有汉人旗帜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国土……边境,我们不守边境……如果我们够强,那么就不应该有边境,如果我们孱弱,只有边境又有什么用?』
  斐潜知道,光说大话,只讲道理,没有人可以说得过山东经学之人。
  必须要摆出一些什么东西出来。
  酒,就是最好的,最有力的证明。
  在美洲的烟草还没有引进之前,酒水就是所有人类通用的麻醉剂,安抚剂,以及……
  通行证。
  可以语言不通,风俗不同,但是一碗酒,一瓶酒,或者是一桶酒,却能立刻消除这种语言障碍。
  华夏以前酿酒,用得大多数都是粮食,而且因为士族子弟喜欢饮用更贵的粮食酿造的酒水,也就导致了整个社会风俗以粮食类的米酒为上佳,其余酒水次等。
  而等到了唐朝的时候,因为上层建筑喜欢饮用西域葡萄酒,所以葡萄酒这一类的果酒便是摇身一变,成为千金难买的酒水。
  酒水这东西,根本没有所谓的什么高档货,而是因为某些人,某些关系,才出现了所谓的高档货。甚至是在某些潜性的服从性测试,才使得酒水成为了某些人考验下属忠诚度,服从数值的工具,领导不会记得谁来敬过酒,但是一定注意到谁没来敬酒。
  斐潜当然不是用酒水来测试下属的忠诚,他只是用这种方式展现出一条新的道路。
  华夏的小农经济体制有其惯性,并且在没有足够的外界逼迫之下,很难直接扭转思维,改变自身,就像是南宋要不是因为年年有那么大的进贡压力,也不会从上到下想方设法的挣钱。然而到了明朝之后,少了这方面的压力之后,便是又回到了原本固有的道路上。
  所以,斐潜想要做的,就是推着华夏车轮,往边上偏一下。
  从小农经济体制,变成农综经济体。
  以华夏人只要给点地,连沙地都能种西瓜的性格,只要有合适的方向,有什么不能开发出来的?
  山上可以种茶树果树,山下种稻谷麦粟,勤劳的华夏农夫会搞定这一切,而仅仅是需要领导者指出方向来。

  这就是打破小农经济的第一步。
  只要社会一稳定,天气灾害不大的情况下,农产品的产出,肯定大于日常消耗的,而农产品又是极度不耐存储的,所以酿酒和制造其他的农产品附加物,就是最好的选择,也是让农民的生产劳动能有更多价值的方式。
  多余的初等农产品,想要流通起来,比较困难,但是酒水就容易一些了。
  唐朝的时候,西域那些中亚商人可以在戈壁上跋涉,将酒水送到长安,难道说华夏人就天生腿短,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