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中可以渡河到河东,然后从河东过轵关到河内,再从河内渡孟津到河洛之地,几乎可以说一个小小的轵关,能把华夏古代『四大战域』联系起来。
而且太行八陉,轵陉之名位列其首,也足以证明其曾经的地位。
如此重要,轵关是不是应该就在历史上有威名赫赫?
可是斐潜想了又想,并没有想起什么战役,是在轵陉这里爆发,然后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
函谷关、潼关、山海关,居庸关等等,都因某个着名的战役而在历史留名,但轵关似乎是空守着要道,而在山间默默无闻。
这就不能不让斐潜深思了。
是华夏历史上的军事家,战略家都没有后世的键盘侠聪明,所以这些军事家战略家都不懂要走轵陉,而是只懂得死扣崤函要道?
显然不是。
从关中要到河南,再到山东,崤函要道显然更好走。
同样翻山越河,同样是推战车、跨战马,距离越近,战略奇袭的效果越明显,人力、物力成本也低。这在古代交通工具并不发达,科技含量并不高的情况下,节省出来的人力物力,再乘以大军的数量,那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了。
所以如今斐潜也同样是首选走大河南侧的崤函要道,而北边的轵关只是作为备选项……
……
……
战争,持续的战争,打的不仅是人力,也是比拼巨大的资源消耗。
在战争中,各方为了争夺胜利,会投入大量的资源,包括且不限于武器装备,粮草钱财等等。此外,战争还会导致原先有的基础设施的会被破坏,比如原本河洛之中,这几年来多少恢复一些的活力和生气,现在就基本上全数清空,彻底毁坏了。
整个河洛的生产完全停摆,曹军所需的物资完全依赖于外调。
窘迫在所难免,而且现在最为关键的问题,还不仅仅是在物资的短缺上,人心士气的低迷不振,也是摆在曹操面前的一个巨大的难点。
函谷关。
破旧的关垄土塬上,曹军在此扎下了营寨。
大汉的旗帜无精打采的在寒风当中飘荡。
『主公,饭凉了……』
中军大帐之内,曹操护卫低声提醒道。
曹操皱着眉头,像是根本就没听见。
随着曹军中条山大营的崩溃,曹军彻底退出了河东地,一时之间,曹军的形势犹如绷紧得快要拉断的弓弦,谁也不知道最后一根稻草会在什么时候落下。
在曹操的大帐之内,一条条的信息被传了进来。
就在今天的上午,早期溃败到了河内的乐进传递过来消息,他已经带着兵马,做好了准备。
战争,永远不是单方面的规划,还要看对方能不能『配合』。
之前是曹操分路并进,现在则是轮到了斐潜在选择……
分兵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