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查明,中条山正面北道口固守的曹军兵卒大约在四千人上下,两翼则是减半,沿着中条山道沿途都有布置,后勤营地也在山道深处。
沿途还有三四个营盘,各驻兵五百到千人不等。
另有两条小路,也被曹军的兵卒截断了,探哨根本过不去,只能凭着令旗和帐篷的多寡,大致推算出在这两条路上堵口子的敌人还有千人左右。
整体上和吕常所说的万人规模相差不多,不过也有一些细节配对不上……
这两天,许褚和司马懿相互配合,调配兵卒,派遣部队,忙得几乎连吃饭睡觉的工夫都没有,而斐潜同样也没有闲着,他一面要处理从后方递送而来的各种行文,同时还要针对于曹军当下的情况,制定整体的进攻计划。
事实上,经过这两天的辛苦劳累,斐潜成功的将曹军中条山大营拖到了自己的节奏当中。
跟着对方的节奏走,肯定会倒霉,所以双方都是在尽可能的抢节奏,可是曹军兵卒的体能素质等等,开始跟不上了。
战斗,是一件非常消耗体力的事情,一场激烈的战斗下来,人直接累瘫了,是常见的情况。
可是有较强的体力基础,较好的生活条件,较强的训练基础的骠骑兵卒,就能比曹军恢复得更快!
曹军兵卒吃的是什么?
一般的兵卒,大概都是低级的碳水。
然后配上一些咸菜。
至于肉类,就算是有,也是袖珍形态的。正不正经的肉,就不好说了。
甚至连这种食物配比,普通兵卒都未必能吃饱。
高级一些的军校士官,吃得就好多了。
而更高级别的校尉将领,那就是专门灶台,专门配置的庖丁,就算是最为粗糙的麦饭,也是经过筛选的,不会混杂进去砂石或者虫子。
曹军上下的等级森严,在吃食上的差别对待,有利于统治管理,但是到了现在就显现出了其中的弊病。
而对于骠骑军来说,因为牛马饲养的规模化推广,这些骠骑军兵卒至少在吃上肉的概率和数量上,远远超出了曹军兵卒!
所以双方在体能上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斗的消耗,渐渐的被拉大了。
斐潜带着黄旭,以及一队护卫,到了临时的伙房营地。
这两天这临时的伙房的锅釜,都没有停下来过。
因为持续骚扰和侵袭曹军中条山大营的战术,所以这里一批兵卒吃完了奔上前线,可能下一批退回来的兵卒就会过来吃饭休整,所以也没有什么两餐三餐的概念,时时刻刻都准备有蒸馍和热汤,兵卒坐下来就能吃一些。
斐潜来的时候,正好也有一些兵卒端着碗,或是站着,或是蹲着,正在吃饭,见到了斐潜前来,不由得都是停了下来。
有军校士官上前,斐潜笑着,随口叫他们的大号浑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