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比江北人更强壮的身躯,和更能适应山地的能力,如果能够相互联手,说不得可以在江东成立一个强大的国度,但是很可惜。
因为思想和文化的差异,这种融合与合作,永远不会出现。
只有在同一和统一的文化架构之下,才能有合作的基础。
江东人显然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试图拿着刀枪和山越说话,而山越人也就反过来也拿出了刀枪来……
越来越乱的长沙郡,反抗无力的江东兵,也就使得点燃了江东反对周瑜,批判周瑜的导火索。
而且最先点燃这个导火索的,不是旁人,『恰巧』就是孙权建立并且引为自家人才基地,储备干部的江东学宫!
学生,尤其是年轻一些的学生,无疑都是充满激情的。
这种激情的来源,多半属于体内的激素分泌。
因为身体的发育,使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学生都精力充沛,并且充满了生长的希望。
当然,这仅限于士族子弟的学生,毕竟大多数的普通农户家里面的孩子,可能从五六岁开始就要帮忙干活了,根本没有什么学习的机会,更不用说还要激情澎湃的讨论家国大事了。
学宫是孙权知道了青龙寺的盛况之后,便是砸锅卖铁建立起来的。
在江东,知识都属于私人所有。
孙权建立学宫的时候,没有人愿意拿出家中的经学来支持,也没有人愿意来学宫传授子弟,然后是孙权左拼右凑,加上了孙权收容的荆襄逃难而来的士族,才勉勉强强的将学宫的架子搭建起来。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孙权是对于江东的学术发展,是有贡献的。
可是对于当下几个大家族的江东士族内部子弟们来说,却觉得这些来学宫的子弟,其实就是来占便宜的,很是不屑……
因为去学宫的士族子弟,多数都是寒门,买不起书,也学不了什么高深的知识,学宫的出现无疑是给他们了一条明路。
没有路的时候,什么都不会想,最多也就是在下地劳作一天之后,略微有些哀怨,可有了路,就更加渴望能走得更远,能穿上更华丽的长衫,于是这种渴望被那些大家族的士族察觉了,感觉到了威胁,并且愤怒异常。
华丽的长衫,也是这些寒门子弟能够觊觎的么?
真就以为穿一件粗布长袍,就等于是有资格穿上华丽长衫了?
可是这又不能明着说,担心引起众怒,等到周瑜出击的时候,这些大家族的子弟,就忽然之间找到了突破口。
一方面,大家族的士族子弟,开始在学宫之中挑起这些寒门学子对于大汉,对于江东的议论。这事情甚至都不用特别的挑唆,毕竟这些寒门学子到了学宫之中,多半都想要学而优则仕,所以对于这些政治啊,局势啊等等的事项,平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