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0章奏响序曲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杀!』

    刀枪挥动,又是鲜血淋漓。

    被砍杀的曹军兵卒栽倒在地,但更多的则是转身溃逃……

    ……

    ……

    大江。

    江面上,能看到密密麻麻的江东水军。

    而在江东水军的对面,自然是川蜀的兵卒。

    双方在大江上摆开了阵势。

    周瑜披着皮裘,仔细的打量着对面的船只。他的视力现在下降了很多,看久了难免会出现模糊不清,并且容易流泪,可是周瑜依旧能努力的去查看对方的船只比例,架构体系,以此来修正和改进自己的计划。

    水面作战,无非就是风助水势,水借风威。

    外加一个『火』字。

    简单都简单,但是想要用得好,却不容易。

    很快,周瑜发现了在川蜀水军当中,有一些船只速度极快,在船只队列里面穿梭,不比江东水军的走舸慢多少。

    江东水军的走舸,可是基本上舍弃了所有的装甲和作战,并且集中了年轻力壮的桨手才有办法突进如飞,而这些川蜀水军之中,竟然也有了这样的船只和桨手,只能说明一件事情,川蜀水军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周瑜的预估。

    船只,兵卒……

    周瑜沉默了许久。

    他眯着眼眺望,那不比米粒大多少的将领旗帜。

    『徐……甘……诸葛……』

    ……

    ……

    诸葛亮旗帜在一线,但是人并没有真的就站在第一线。

    旗帜这个事情么,大抵是从春秋战国时期传来的习惯,而且大概率是和外族作战的时候产生出来的习惯。因为华夏内部有麻布,而外部胡人只有皮毛,所以在那个时间段里面,能打出旗帜来的,就是华夏人,而胡人只能是举长毛大纛。

    只不过后来有王侯觉得那胡人五颜六色的大纛也好看威风,也就自己搞了一个更大的到战场显摆,于是就没那么讲究了,可用旗帜来表示身份,指引部队的作用却一直留存着,直至小型通许工具的普遍使用,才减少了旗帜的数量。

    旗帜不仅仅有壮自家兵卒士气,还有迷惑对手的作用。

    就像是现在,诸葛不在前线,但是旗帜在一线。

    甘宁同样也不在一线,旗帜也是在一线。

    在一线指挥的,只有徐晃。

    甘宁走陆地,徐晃领水军。

    这种配置,有点不妥当,可诸葛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徐晃作为中央主帅,当然不可能轻身冒险,就算是徐晃自己同意,诸葛亮都不会同意。战场之上刀枪无眼,谁能确保一定不会受伤死亡?
    万一徐晃因为什么意外的小事,就算是简单的一个小伤,都有可能影响后续的整个的战局。所以即便是诸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