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人欲的只是存在于理想状态,或是活在键盘侠的口中。
夏侯惇一路从太原观察过来,他发现不仅是在太原,在平阳,甚至在临汾的其他地方,依旧还有很多的彪悍兵卒……
按照道理来说,这些彪悍的,强壮的,甚至可以称之为精锐的兵卒,应该是调往前线,抑或是成为斐潜麾下的核心部队才是,为什么会这样零散的放在了地方四处?
要是山东之中有这样的兵马,绝对是直接纳入中领军中护军,然后投入河东会战之中。
接见夏侯惇的,并不是武将,也不是什么狱卒,而是原守山学宫的大祭酒令狐邵。
令狐邵年岁较大了,精力和体力都有些无法避免的下降,实在是没有精力去对付学宫之内调皮捣蛋的子弟,所以也就干脆退了下来。只不过真等退下来之后,又是有些退休综合症,斐潜就干脆返聘其作为『营国规划师』……
古代华夏是没有独立的『规划师』这个职位的,这个职位被归入了考工体系当中,成为匠人,或是大工匠的一部分,然后和儒生的营造学融合在一起,很是混淆不堪。斐潜一来是为了安抚令狐邵这半老不老的心,另外也是有更为长远的考量,便是将这个职位独立出来,『规划营国』。
令狐邵自身对于此事也是非常感兴趣,先是撰写一个『营国论』,结果交上去了之后,斐潜表示说写得是不错,但是不够好……
于是令狐老头就郁闷坏了,他一时想不清楚究竟是哪里不好,就连来安排夏侯惇的时候,嘴里还念叨着,『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咦,究竟是哪里不够好呢?』
因此在令狐邵见了夏侯惇的时候,都在问夏侯惇关于许县是怎么布置的,邺城是怎么划分的,搞得夏侯惇恍惚不已,觉得自己似乎是走错了地方,又或是莫名其妙的转变了什么身份?
但是不问夏侯惇那些曹军的军事安排,抑或是什么战事布置,对于夏侯惇来说,自然是一件更容易让其接受的事情,于是夏侯惇也就自然而然的和令狐邵讨论起城市相关功能性的问题,然后夏侯惇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平阳之处,似乎是以普通的民众是否方便为主要核心点来安置市坊功能区域的……
而在山东之处,谁去管民众方便不方便?
重要的是士族子弟,官吏官府方便不方便!
就以最为简单的集市来说,若是在山东,那么一定是要集中管理的,否则那些该死的贱民私下售卖怎么办?岂不是少了好多小钱钱?所以一定要用围墙将集市围起来,然后只是留下狭小的出入口,派遣兵卒和税吏在门口收钱,一个都不能跑,一文钱都不能少!
至于因为收钱而导致集市门口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