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2章吏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不撇一撇浮沫,怎么能看清呢?』
  『嗯……』巡检处长官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想清楚了?这要是搞不好,便是一身腥臊味……』
  『属下已经想清楚了。』刑颙再次确认。
  『也罢。』巡检处长官取了令牌,签发了命令,让人给了刑颙。
  刑颙双手接过,再拜了一下,便是退了出去。
  ……
  ……
  吏,要有权。
  没权的吏,就是个屁。
  这个『权』,就是执法权。
  像是韦氏,就是失去了权柄的吏……
  想要摆脱屁一样的环境,韦氏就要抓一些『权』。
  话语权,也是一种『权』。
  毕竟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是不懂怎么『说话』的,他们习惯了沉默。
  或是被代表。
  韦端深知,他现在如果跳出来直接和斐潜对着干,那么必定就是个死字,但是如果换一个说法,搞一个噱头的话,那么说不得还可以发挥出『在野党』的优势来。
  比如,替百姓发声,为百姓带盐。
  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言百姓之难言。
  是不是就很高大上了?
  那么,百姓最渴望的是什么呢?
  如果是在之前的几年,那么肯定就是衣食。在满足吃饭穿衣的这个根本需求前,所有的一切都不值一提,就算是提了也没有人会去理会。
  可是这几年,在基本上解决了关中三辅百姓的衣食问题之后,百姓就有了一些更高的需求。
  这个需求,转化成为了渴望获得更多的军功,获得更多的财富,也就是更高的社会地位。也表现在踊跃投军,扩大农耕的同时更愿意参与到社会事件当中来……
  这种心理效应,也被称之为寄情,或是补偿心理。
  关中三辅的百姓经历过苦痛,很多人一度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来到了长安三辅之后,才重新组合成为新的家庭。
  这些曾经吃过苦受过罪的百姓,却有着最强的同情心,也最看不得旁人吃苦受罪。
  而韦端察觉到了这个变化,他准备利用这一点。
  普通百姓最渴望的就是公平,因为他们根本得不到公平。
  越是没有公平,百姓自然越是渴望公平。
  有人生下来就吃肉,有的人活到老依旧只能啃土,公平么?有人勤奋辛劳结果熬出一身病,日子越过越苦,有的人吃喝玩乐结果逍遥一辈子,钱财越花越多,公平么?
  即便是他们知道他们得不到所谓的公平,但是他们会愤慨,看到旁人的遭遇的不公也是会声援几句。当然他们所怒骂的,依旧是那些小吏,而不是斐潜,就像是他们当年也是怒骂当地官吏,而不会骂天子一样。
  百医馆的消息,也在长安小吏之间快速传播而开。
  原本大汉在关中的吏员体系,大多数已经在董卓李郭时期就被摧毁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