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7章山东子弟多才俊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斐潜看了一眼荀谌,说道:『友若,你说这杨德祖,当杀不当杀?』
  当面笑呵呵,背后拿刀子,斐潜也算是秉承了华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
  荀谌一愣,旋即低头而道:『主公,这……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斐潜点了点头,『那么为什么会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此乃宋楚之战……』荀谌说了一半,忽然停了下来,『主公之意是……』
  斐潜笑了笑,点了点头说道,『去办罢。』
  荀谌吸了一口气,拱手领命而去。
  这种对于使者的『优待』,不仅是在华夏古代存在,在后世也是如此。
  但不是绝对。
  就比如说曹操如果随便派个人来,斐潜也就随便杀了。
  来使不是随便都能当的,就像是如果杨修没有说『天下之礼』,而仅仅是递送一封战书,说不得斐潜就一杀了事,毕竟不能体现出自己价值的人,也就没有了多少价值。
  现在,杨修没提什么战书的事情,斐潜同样也没有提。
  虽然这明显是杨修的表面上最为主要的任务,但是对于斐潜和杨修来说,显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因为不仅是斐潜和杨修,连曹操都清楚,重点的不是战书写得如何,而是战书背后的事情。
  就像是历史上不是三十个字写得怎样,而是在三十个字后面的三十万兵马江东能不能扛得住。
  江东对应曹操的战书,是整体江东士族体系的意志博弈。
  曹操来给斐潜下战书,同样也是不怀好意。
  而斐潜当下所要展现的,同样也是在战书之外的东西……
  ……
  ……
  惯例,又是从何而来,似乎鲜有人去深究。
  就像是大汉治国的方法,似乎是从之前的惯例而来,但是为什么要这样,也没有多少人去仔细探查。
  使,主要都是士来充当。
  那么,如果换一个普通人试试?
  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士族子弟甚至对于这种『使节』的身份很是兴奋……
  就像是狗看见了肉。
  这倒不是说斐潜要打破这个『惯例』,要斩杀杨修,而是这背后蕴含的味道,实在是太过于『大汉』了……
  斐潜不觉得这种『惯例』有多么好。
  现在整个的局面,或许在这些大汉士族子弟眼里,就像是当年的王莽和刘秀。
  朝堂秩序瓦解,天下群雄逐鹿。
  豪族支持各自地方的政权,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割据诸侯。
  后世之人熟悉三国,那是因为罗老先生的伟大贡献,而实际上在王莽和刘秀时期,各地诸侯纷纷割据的局面就已经上演过一次了。
  如王郎称帝,是赵缪王子刘林和赵国大豪李育、张参等共同策划的;
  刘永起兵时,『招诸豪杰沛人周建等,并署为将帅』;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