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6章当投降遇到投资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平来说基本上是提炼不出来的。

        白银一开始是被华夏排除在货币之外的……

        『农工商交易之路得通,故有龟贝金钱刀布之币而兴焉。此乃民之所需,如高山之流水,拥塞之不能。』斐潜缓缓的说道,『秦兼天下,统六国之币,以为二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其重如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物之饰,不为币。』

        白银从不为币,到成为流通巨大的法定货币,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可以说是到了明朝之时,白银才正式的在华夏货币化,甚至成为了银本位。

        这其中原因,其实和华夏大一统相关。

        华夏的大一统促进了货币的统一,却在某种层度上妨碍了货币制度的发展。

        在西洋,因为封建国度的林立,一国之内的国王可以制定何种为货币,价值几何,却无法使得自己的货币在他国也得到同等的认可,所以真正能够被多个国家所接受的货币,也就只有贵重金属。相比较之下,大一统的华夏在货币制度上的脚步就迟缓了许多,毕竟大一统的国家制度可以很轻易的决定『当十』、『直百』,甚至『大钱五千』。

        如果斐潜不做任何的干预,那么华夏的后续的封建王朝的货币,大概率就只是会在通胀和通缩之间轮回,朝堂每一次出现货币问题的时候都只想着割百姓的韭菜,再苦一苦再勒一勒,而士族大户也会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或是铸造私钱或是囤积居奇,使得国家经济迅速崩坏,然后陷入泥潭之中进入恶性循环,直至王朝终结。

        斐潜在早期的时候也想要推行纸币,可是这玩意确实是太过于超前了,所以现在只能退化成为重金属

        货币体系,并且也得到了大汉大部分区域的认可,其实这就像是西洋封建邦国时期,因为各地纷争不断,国和国之间的交易只能用大众都同意的贵重金属来进行交易。

        关中有好东西,各地又想要,拿五铢钱来到了关中却不认,所以大汉之中的割地诸侯,士族乡绅便是只能捏着鼻子认可了征西钱,骠骑钱,然后便是习惯了当下的货币制度。

        当然在这个环节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斐潜甚至一度是在贴钱推动货币的使用。各地诸侯不是没想过要私铸,可是成本在那边,使得私铸赚不了钱,也就相对来说减少了仿制的可能性。

        现在么,在认可了贵重金属的大汉当下,斐潜也就等到了彻底推动货币这个巨轮的时候。随着铸币技术的进一步提升,进一步确定华夏货币体系的时机已经到来了……

        斐潜上前一步,抓了一把金银铜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