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2章当追逐遇到追从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穿始终。在漫长的时间里面,游牧部落只有极少数时期能够南下中原,取得统治权,大多数的时间内都是被农耕民族驱赶,沦为陪衬。

        如果不是西方入侵,华夏在满清后期必定还会再次出现农耕和游牧的抗争,老妖婆严防死守所谓家奴,其实也不能算是全错。

        胡虏无百年之运,真的是因为他们欠缺国运吗?

        最为根本的原因,是草原大漠之中,无法形成有效的文化传承系统。

        草原上游牧部落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一直与中原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治理逻辑。游牧的迁徙特点,导致了草原上一直都无法建立稳定的官僚体系和中央财政制度。

        因为官僚体系和中央财政制度都需要有稳定的赋税收入作为基础,一个王朝征税的基本逻辑就是征税的成本不能超过征税的收益,否则,征税就是一件不划算的事,而这只有在人口定居和编户齐民的状态下才能够实现。

        对于草原大漠的游牧民族来说,逐水草而居是他们的生活模式,逃避赋税实在是太容易了……

        没有稳定的赋税收入的后果就是,草原政权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统一治理。

        只能采取松散的部落制度来进行统制,如果说能够稳定下来,草原大漠的游牧民族说不得会发展成为西方的城邦制度,但是很可惜的是,草原大漠之中因为天气不确定的因素,导致连最为基础的『稳定』都做不到。

        其实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草原大漠的国度,是依附于中原农耕民族而存在的,虽然这些草原大漠当中的游牧民族,非常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因为游牧部落不断迁徙的特征,他们所能生产的生活用品数量是极其有限的,一旦人口扩张,游牧民族就需要大量的生活必需品,这些都需要与中原农耕民族进行交换才能得来。

        交换可能有两种形式,也就是战争掠夺和贸易互市。

        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是因为双方的力量对比会产生变化。尤其是当中原农耕民族强盛的时候,早些年受到的伤害就会以各种限制,各种禁售等等手段反过来作用在游牧民族的身上,于是草原的小部落就不得不联合起来,与中原王朝进行贸易谈判,以争取合理的价格和交换规矩。于是,小部落就联合起来成为了大部落联盟,等到强大的部落联盟首领出现,就会出现游牧的大王国。

        最早出现的,也就是匈奴。

        而且部落的强盛无法有效的传承,等上一代强者们纷纷老去,下一代绝对会出现无法控制的混乱和争斗,即便是庞大的元朝帝国,也只能眼睁睁的走向毁灭。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