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7章狂者东走,逐者亦东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帅哥美女也是要拉屎的,屎都是臭的。

        所以,其实对事不对人也好,对人不对事也好,都是聚焦思维、简易模式。

        世界那么大,事情那么纷乱,人心那么复杂,就想着有没有简单的办法,通用的模版,然后往上咣的一声,一套就完事。

        但是很显然,这是行不通的,这也是斐潜想要告诉太史慈治理西域重要的一点。

        越想要简单化,模式化,就会发现西域越不简单,不能套用模式。

        大汉已经采用郡县制三四百年了……

        郡县制度就是一种简单的地方管理模式。

        套用在西域,真的能有效么?

        当然,无可厚非的是,真要是用这一套模式,显然会省心省力。

        就像是太史慈『不懂就问』,然后表示让斐潜『乾坤独断』。

        事情一绝对化,都会出问题。

        绝对化的对事不对人,其实可以算是一种极端现实主义的态度,因为其表面上主张客观公正,实际上对应着短期机会主义。不管是好人坏人,只管做的事认不认可,约等于只管在这件事上的利益是否兼容。如果认可,如果兼容,就结成同路人,往前一起走段路。

        这使得虽然每个人做的事表面看起来一样,但是因为做事的人和驱动做事的逻辑是各自不同的,所以将来产生出后果也会不一样。能一起走一段就走一段,能走多远那要看下一件事到来的时候,相互之间是不是还认可同一个看法,兼容同一个利益。之前的路就算是走得再好,到下一个路口依旧可能相互捅刀,一切在商言商,没有个人恩怨,大家随时搭伙,随时拆伙,谁也别多想。

        相比之下,对人不对事与其说是一种策略,不如说是一种愿望。

        一种其实并不好实现的愿望。

        若是其绝对化了,肯定出大问题。

        因人而成事的愿望,是建立在在形形色色的观点和林林总总的利益下面,人还有个本色,然后相信人的本色比这些繁杂的观点和利益要更靠得住。这种愿望指向的是人,表示观点可能一时糊涂,利益可能暂时分岔,但底层的还是同一个人,而这个人是可以信赖的,所以最后的事也是可以信赖的。

        但这可能么?

        对事不对人,难在事上。

        若是对于事情动不动就是不了解,不清楚,不知道,有事大谁何,无事享安乐,好事也最终都会被办成了恶政。

        对人不对事,难在看人。

        这人,谁能打包票说都看得准?

        即便是一时看准了一个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