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0章成都风雷南中雨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住了。

  明知道徐庶可能是用谯氏来吓唬自己的,但是能保证徐庶不会真动手?

  亦或是徐庶一旦动手了能防得住?

  头疼啊!

  『那还是好好议一议罢!』爨立有些无奈的挥挥手,『就说诸葛从事的「撤寨立乡」之策……』

  防不住,挡不了,那就只好顺着来了。

  诸葛亮在离开南中之前,曾经召集过这些人,公示了对于南中的改造计划,就叫做『撤寨立乡』。

  按照诸葛亮的意思,就是将南中的零散的村寨相对集合起来,形成一个个的规模较大一些的县乡,然后进一步的推动这些新县乡的经济文化等等各方面的发展。

  南中资源不少,但是开发度很低。

  各个村寨相互之间距离较远,也很少有什么分工协作的概念,物产很少,很多器物全数都是来自于采购,经济效益基本等于零。当然这里的经济效益为零,是对于赋税收集方徐庶来说的。

  这些村寨之所以能够存在这么多年,当然对于村寨的头目来说,还是有很大利益的。村寨之中的人愚昧无知,所有的物品交换,亦或是其他方面的东西,都控制在村寨头目的手中,而一旦和外界接触,必然会使得这些村寨的头目的利益受到减损。

  所以之前诸葛亮建议『撤寨立乡』,重新规划道路,使得更多的民众可以从新修建的道路当中获益的时候,这些南中村寨头目,地方乡绅大户,就自然多多少少的是有些犹豫的。

  当时诸葛亮也没有强硬的要推行,只是表示让爨立等人好好考虑一下,然后诸葛亮后来就离开了。

  而现在想起来,这谯氏一族的下场,不就是最好的警告?

  谯氏族人都干了一些什么?

  若是将顶着那张五方上帝的皮掀开,其实所有的一切和南中乡绅大户的所作所为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么?

  或许谯氏是更贪婪,更残暴了一些,但是罪行其实都差不多的。

  谯氏利用民众的无知和信息上的偏差,然后蒙蔽百姓从中获利,而南中这里村寨的头目,地方上的乡绅呢,谁有敢拍胸脯说自己所有的事情都是正派的?

  看看成都公审之时,那些平日里面温顺的韭菜,懦弱的百姓,忽然变成了敢在公众之下撕咬谯氏族人血肉的野兽一般,这些南中的大户心中也不免有些胆寒,万一……

  只是说真的万一……

  那又该怎么办?

  硬顶着抗令,是不可能干的,脖子发凉,头皮发麻。

  所以就只能是先好好想想,好好的议论下,如何因地制宜的先建一两个乡县出来,然后在看看后续发展的具体情况。

  按照诸葛亮留下来的建议,南中是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