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了疯,要拉顾氏上下一起陪葬,那么还真不好说……
顾雍放下了茶杯,『某禁足以来,从未出此堡,上上下下均可为证……』
张昭听了,似笑非笑的点了点头,然后什么都没有说。
这事情,你知道我知道,大家都知道,之所以当做不知道,是因为知道这问题比较复杂,确实不好做而已,如果因为如此就装莲花,装清纯,装无辜,装委屈,那就不仅是侮辱智商,还涉嫌侮辱人格了。
顾雍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很快的就继续说道:『如今吴老夫人仙逝,某闻之,亦是感同身受,哀痛非常,愿捐麻布百匹,粮草两千石,以资为吊唁所用……』
汉代,有厚葬的风俗。吴老夫人,自然是需要额外厚葬。
当然顾雍的意思,并不仅仅是为了表示捐赠。
第一,孙朗该死,所以不说了,孙权么,其实也该死,也不提了,就是吴老夫人不该死,所以『悲伤莫名』,捐赠物资。
同时,吴老夫人之死,不能算在顾氏上下头上,这事情不应该是孙权去『感同身受』一下么?不是孙家二愣子这么一摊子事,吴老夫人能死么?
其三,『吊唁』么,灵堂之上总是不动刀兵了罢,大家坐下来谈,有话好好说就是……
张昭抬起眼皮夹了夹顾雍,胡须动了动。
这才有点意思。
整体上来说,顾雍的计划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
这一点,张昭也承认。
顾雍的整体布局么,其实没什么差,甚至张昭相信顾雍其实还有后手,可以在某些关键时刻放出来,比如在孙权和孙朗两个人打得精疲力尽的时候……
但是真要到那个时候,也就基本上等同于翻脸了。
人心毕竟是不同的。
立场自然是不一样。
张昭和孙氏一样,是属于江东的外地人,因此有一些东西是相通的。
而顾雍则是土生土长的江东人,江东人本土之间又有一些想法是相同的。
这就是孙策临终之前为什么告诉孙权,遇到事情要听张昭和周瑜的意见的原因,因为周瑜和张昭多少是和江东本土这些人不一样的。
很可惜的是孙权那边都不想听,他只想着让两边的人都听他的。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张昭等外乡人和顾雍这样的江东本土人,都有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看重的都是利益,而不是忠诚。
利益是永久的,而忠诚么……
顾雍对于孙权的忠诚度就那样,而张昭也是一样如此,他们两个方面都看重的是利益,而不是对于孙氏的忠诚。
人的忠诚,不是像游戏当中一样,有一个固定的数值。
在三国演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