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天下垦天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孝光武诏令天下州郡检核其事,便是群吏上奏,或言忧饶豪右,或弹侵刻羸弱,或奏百姓嗟怨,或风遮道号呼!』
『便如今日一般!』荀彧缓缓的环顾了一周,须眉之间微微颤抖,神情略带悲愤,『孝光武帝遣吏奏事,见陈留吏书牍有云,视之,曰:「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孝光武询之,吏不肯服,后拷而诘问,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
『今日颍川乡野地方,亦是「近臣近亲」!此等度田计薄,不知县乡可有存文!朝堂不知乡县田亩几何,不知田赋多寡,唯有地方一言而蔽之!无以为度量!』
一时间朝堂上下,皆是静悄悄……
曹操原本在一旁眯缝着眼,此时此刻特意深深的看了一眼刘协。
刘协有些尴尬的避开了目光,然后似乎发现自己这样做表现得太过于心虚了,便是又将目光重新挪回来,却见到曹操已经不再看他,而是半转身面向了群臣。
『种侍中!』
曹操看向了种辑,似笑非笑的说道,『听闻之前汝庄之中,收获颇丰,亩产粟十二石,诚为当贺也……』
石本来是重量单位,为一百二十斤,但自秦汉开始,石也作为容量单位,与斛相等。
对于一般的田亩来说,当下的产量平均约为三石。这个产量水平是『通肥硗之率』,也就是肥瘠平均计算的结果。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因为土壤肥沃,水利灌溉比较方便,亩产也就高出平均水平,大概来说,如果灌溉良好的一些田亩,也就是灌溉田,平均亩产大概是四石往上。而临近城郭的田亩,因为不仅是可以得到灌溉,还可以得到额外的肥料,这被称之为『带郭千亩,亩钟之田』,也就是指在城市近郊区的肥沃田,亩产可达一钟,一钟大概等于四石六斗。
而最为上等的良田,在距离汉代不远的稽康在《养生论》中说:『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也就是说上好的『良田』亩产十石,也并非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是当时天下公认的高产良田。
曹操说种辑庄园之中,可以亩产十二石,基本上来说就是为数不多特例了。
当然,曹操专门点明种辑,也是因为死的种宏,便是种氏之人。这一话虽然说的是田亩,但是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只要是不傻的人,心中多半都能听得出来。
种辑脸色微微有些发白,连忙拱手说道:『让丞相见笑了……只是一时偶然,不值丞相挂怀……』种辑此番回答,也算是可圈可点了。
曹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