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侵袭,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在精神思想方面的兼并。
而在风俗习惯方面,需要的是简单和包容,越简单,越包容,越有效,简单但是不包容的,容易引起冲突,就像是大清的辫子,留发不留头,够简单了罢?但是未能很好的与华夏原本的风俗融合,导致了大规模的冲突,要不是康麻子扭转了政策方向,有意调和相互之间的矛盾,满人统治也延续不下去。
包容但是不简单的文化力量,不能大规模的引起仿效,效果一样也不好,比如郑和下西洋。郑和对于南洋一带任何政体,任何组织结构都没有多少强制性的改变,那些南洋的国家除了感慨明王朝的强大,赶快搞点进贡之外,也没有形成一条明文化传播的强有力的途径,将这些弱小的文化侵蚀掉,最终还是让南洋的这些国家形成了一些其自身的文化特征。
这些想法或许有一定的不完善,亦或是有些错误的地方,但是至少方向上是大体上正确的,在南匈奴的教化过程当中,也体现出了其正确性。五方上帝并不排斥南匈奴的萨满巫师,简单易行的汉人风俗习惯也在慢慢的替换了原本匈奴的生活习惯,这些动作在民间的具体生活之中反应出来,都是很温和的,没有任何的强迫性,只有利诱……
比如穿汉服会得到夸赞,说汉语会得到表扬,讲汉家的好处会得到认同,就连刷个短视频广告都可以得到奖励的代币,呃,串台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这种只要改变习惯风俗就能得到额外好处的方式,远远胜过那种强行转变,不剃头就砍头的方法,也更容易让这些游牧民族接受。
但是在那些更高的文明的层面上,却是残酷的杀戮和取代。
所有建立在文明文化基础上的语文,哲学,数学等明珠,都会毫不留情的将其湮灭。比如后世倭子在某地施行的教育,还有漂亮国的文化掠夺和灌输模式,都是一旦发现对方有些文化抬头的苗头,便是千方百计的要将其掐灭……
因此斐潜想要在这个年代,将华夏文化的向外扩张战略布局的环节之中,女性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
倒不是说将其他民族的女性,像是游牧民族一样用暴力的手段进行掳掠,而是更加柔和的方式,比如说类似于后世的……
娅咪,便是承当了这样的一个象征。
一个全新的试验。
而让斐潜没有想到的是,甄宓似乎也隐隐约约的摸到了斐潜隐藏在华丽外袍之下的要害之处。
斐潜微笑了起来,像是对待一名正式的官吏一样,伸手邀请甄宓,『来人!另取锦垫来!请甄娘子入座!上茶!』
很好,值得详细谈一谈……
如果你只是一个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