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8章奖励的困境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都将如何叱责长安使者的口吻都想好了。

  比如『如乡间顽童闹气,如此量狭,岂堪为国家重臣?!』

  又比如『大汉之地不分东西,人不分南北,岂有唯重于一方乎?!』

  之后半个月的时间,曹操大破江东的消息渐渐传开,曹操旗下的各个郡县太守县令无不匆匆遣使去许县恭贺。他们从来都是这样的,一旦曹军胜利,不管是大胜还是小胜,必然会表露出一副感动天地且兴奋莫名的『忠臣』嘴脸来,而每逢斐潜那一边获得了什么胜利,却气定神闲地一言不发,仿佛关中那边的事情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到了这一年的五月初,斐潜的第三拨使者进入了长安城,奏报汉中、川蜀氐人賨人叛乱初平的消息。这回使者的身份略高了一些,乃是斐潜麾下从事中郎诸葛瑾,在觐见了天子,呈递奏疏之后,诸葛瑾他便是公然询问,说之前骠骑将军陇西大胜的消息早就已经送来了,就连献俘仪式据说也举行过了,为何不见朝廷下诏嘉奖斐公呢?

  对于这个问题,曹操当然不屑于回答,但是作为尚书台的尚书令荀彧却不得不回应,表示说:『骠骑恢复陇右靖平,自当嘉勉。』

  旋即又挖坑给诸葛瑾说道:『不知骠骑所欲何求?』

  诸葛瑾便是不卑不亢地回答道:『斐公但求驱逐胡寇,重定社稷,本无所欲。然国家丧乱之际,尤须明赏罚、定人心,自先帝羌乱以来,王师久不能定,屡屡挫败,绵延遗害至今,若无斐公运筹之下如斯之胜,大汉颜面至今未能得存也。之前通达西域之功未尝奖赏也就罢了,如今一扫大汉经年沉疴,使得朝野上下扬眉吐气,不屈膝于胡人马前,不弃祖先之寸土,此等之功,若朝廷不予嘉勉,又如何鼓舞忠臣义士,效命天子?』

  荀彧沉吟许久,终是无言可对,只能是再次敷衍而道:『朝廷终有决断,卿可暂待数日就是……』

  说起来,斐潜将东汉搞了三四十年都没能搞清楚的羌乱彻底平息,剿灭了以北宫为首的羌人上层部落头领,彻底的将羌人打散,收拢,在基本上彻底解决了多年的大汉陇西陇右隐患的同时,也让山东士族这一帮子人有些难堪。

  正是因为东汉这些朝堂上的冀州豫州人士太过于孱弱,对外作战竟然只懂得招募雇佣兵,又小气巴拉的不肯给钱,最终导致了持续被抽血的羌人,南匈奴的叛乱……

  而造成不得不采取雇佣兵模式的东汉策略,又是光武帝刘秀不放心并州和凉州的武力,有意的进行打压和限制,使得地方边疆的军事力量薄弱……

  汉安帝永初元年夏,东汉政府派骑都尉王弘征发羌人远戍西域,羌人害怕不能回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