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读起来费劲无比。
然后斐潜就一杆子捅到了郑玄肺管子上了……
因为郑玄门下,就根本没有所谓的『乡人』!
孔子当年还多少收了几个,比如『野人』出身的子路,但是孔子之下弟子大部分并不是『乡人』,甚至还有几个家世不错,也很有钱的。被后世所称赞甘于贫困,一个冷馒头一瓢冷水就可以的颜回,实际上家中也有五十亩的田……
而到了大汉当下,郑玄授课的时候,一般的旁听生倒也可能有些『乡人』,但是真正收为弟子的,出身都不低。要么是世家子弟,要么是官宦二代,所以郑玄用所谓『乡人』听不懂『直解』作为的理由,就根本站不住脚了。
一般的旁听生,是连进门的资格都没有的,更不用说得到郑玄的直解教导了,『登堂入室』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没资格便是连提问题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更不用说得到郑玄的什么经文注解了。因此郑玄的经注解释,是谁在看?
斐潜见郑玄沉默,便是笑着,就像是一只大尾巴狼,『郑公此番前来,倒是提醒某一事……如今天下经文注解繁多,各家均注,各有其解,或正之,或曲之,各执一词,令天下求学之人难分良莠,如今郑公学贯古今,学识广博,不若与水镜先生一同,勘正各家经注,以求直正……不知郑公,意下如何?』
『勘正各家经注?』郑玄花白的胡子不由得颤抖了两下。面对层出不穷有新主意的斐潜,郑玄真心想说一句经典台词,可是又有些舍不得。
斐潜连连点头,『然,求其正解是也。想必上古先贤,欲不愿其文被宵小所用,蒙蔽世人罢?』
郑玄微微扫了斐潜一眼,对于斐潜的『宵小』之言显然不是很满意,毕竟若是按照之前斐潜的标准,郑玄他自己也在这个所谓的『宵小』范畴之内,但是斐潜的这个提议,确实让郑玄很是心动。
给经诗注解,这个是郑玄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做的事情了。郑玄给《易》,《诗》,《礼》等都做了注解,并且这些注解通过他的授课,也对于后世有了不小的影响。
斐潜之所以在公开『刑不上大夫』之前没有先去找郑玄等人通气,也是为了下个钩子看看能不能将郑玄这些人钓出来,毕竟文无第一,一旦出现有些不同意见,总是能争执一番的,然后郑玄不就是来了么?
『若老朽不允……』郑玄看着斐潜,『主公是否就让水镜先生……主持此事?』
斐潜笑而不答。
即便是司马徽也不干,斐潜也还有第三套的方案,就像是后世路演一样,搞一个大规模的青龙寺路演,然后在搞几场辩论赛什么的,顺带还可以卖一些什么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