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律法,是因为士族大户违法的成本极低,本身士族大户在封建社会就是统治阶级,属于被保护的对象,岂能轻易受损?没听有的官吏公然高喊,谁让士族大户不开心,他就让谁不开心么?故而十年违法2630次,依旧安然,甚至还有人表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盯着人家的过去不放』,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在郡县制度之下的大汉,对于地方行政约束及其缺乏,很多时候朝堂只能下诏令叱责,但是诏令么,地方机构可以当做没看见没听见没收到,等该办不该办的都办得差不多了才哦的一声,原来这还有个诏令哦,怎么不早说捏?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地方官吏给朝堂上缴的赋税之中,有时候超过六成,甚是更多是来源于某个大户,那么地方官吏会跟当地大户作对么?显然不可能。
一方面是如果地方官吏头铁真的这么做了,别说当年了,连续几年下来绩效完不成,不仅是一个县的问题,还牵连到整个郡,那么郡内其他县会为了这个头铁的官吏买单么?
另外一方面,即便是头铁官吏真的搞定了地方大户,又有办法搞定了任期之内的赋税问题,然后当其任期将满,要调任他地的时候,之后的那个地方大户会毫无作为,甚至是欢迎头铁来搞么?肯定是千方百计先行一步搞死这个头铁的再说……
因此想要真正搞定一些地方大户,其实是很麻烦的。
就像是当下庞统要收拾这些抬高粮价的小集团,自然不可能选择以当地执法机构去抓捕,因为这样往往是无效的,只能跨郡调集兵力,也就是以陇右之兵来扑灭关中三辅的邪火。陇右兵卒是隶属于陇右的,听从的便是陇右的指派,干完活计也就走了,不沾染因果,自然动作麻利。
但是也正是因为初期调来的兵卒数目有些偏少,反倒是让这些大户觉得庞统等人的反击实在是太弱了,与其预期的完全不同,甚至是有机可乘……
『如此……函谷关乃兵家绝地,即便是大将军……又如何能轻易得过?』
『呵呵……尔等有所不知,函谷关如今……有一密道,可不动刀兵,便可轻过之……』
『当真?!』
『若非如此,某岂能轻言此事必成乎?』
『如此说来……』
众人相互看着,似乎有些火苗映照进了各自的瞳孔之中……
……(`皿´)(`皿´)(`皿´)(`皿´)……
临晋之南有山,名为荆,在荆山之侧,有一军营。
临晋的骚乱,便是风一般的吹到了荆山营地之处,使得营地之内不免也躁动了起来。
临晋荆山之处有四个曲,由一个军司马统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