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总是能带给人新的希望。
人总是需要希望的。就像是二道疤,他也觉得骠骑的人马能战胜曹军兵卒,自然就有更多的复仇希望,至少比在曹营煎熬要更好。
说起来这也是廖化等人第一次碰上主动找上门来要投诚的曹军兵卒,说完全一点兴趣都没有,自然是假的。
『汝姓甚名谁,籍贯何地?』诸葛亮看着二道疤问道。
二道疤在众目睽睽之下,毕恭毕敬的说道:『在下原是琅琊郯城二徐庄人……在下原本也是姓徐,贱名……不足挂齿……』
不足挂齿?
诸葛亮目光一动,旋即笑道,『郯城?二徐庄?』然后稍微停顿了一下,『汝可曾去过郯城?对郯城可算是熟悉?二徐庄西南高山之处,是否有个望山亭?』
二道疤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郯城倒是去过几次,说熟悉么,倒也谈不上……可这望山亭,在下确实是未曾听闻……』
诸葛亮笑道:『那便是某记差了……壮士欲弃暗投明,吾等自然欢迎……』诸葛亮笑着,没有讲完,但是意思大家都能明白,又是安抚了几句之后,然后询问了一些曹营的具体情况,二道疤都是有一说一,皆是对答如流。
诸葛亮问得差不多了,然后看了看廖化和徐羽,两人也是微微摇头,便是让二道疤先下去休息,当然还是有人『陪同』,不算是软禁,只不过防范于未然罢了。愿意向骠骑投诚的,自然怎么说都是欢迎的,但是也要甄别一下。
『此人来历,倒是略有隐瞒……不过无妨……』看着二道疤走了,诸葛亮呵呵笑了两声,和廖化徐羽二人解释了一下。
很简单,一般百姓是难以出乡四处乱逛的,能去周边县城的,又往往是士族子弟,地方乡绅,而这些人也就称不上什么『贱名』,至于『望山亭』,诸葛亮不知道具体有没有,但是郯城那边是靠近海边的,还有什么山可以望?能望什么山?望海还差不多。
再加上后面的一些曹营情况,也就说明这个人是隐瞒了自己的身世,但是对于曹军的情况倒是没有什么隐瞒。
『如此说来,』徐羽皱眉说道,『此人有意隐瞒,居心叵测?』
诸葛亮摇头道:『倒也不是……多半有些难言之隐……若是真心欲投,这姓名来历,倒是次要……』
大汉这年头,就不说旁人,当年徐庶不也隐姓埋名改了一个什么单福?还有太史慈也是被当地通缉跑到了辽东的?所以过去干过什么事情,其实并不是重点,而是『投诚』这个行为,才是关注的要点。
诸葛亮痛恨曹操,但是对于曹操手下的普通兵卒,其实并没有多少恶感。哪怕是诸葛亮知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