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的杀戮,时不时的在南郡各个角落之中上演,而不反抗,也并非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战争往往伴随着暴力和掠夺。
因为汉代地域开发的关系,江东在大汉的边缘地带,完完全全的是属乡下的小赤佬,而荆州是中原门户,南来北往的商业繁荣了这里,使得荆州不管是常驻人口,还是商贸经济都非常不错,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荆州南郡都算得上是一块大肥肉了。
大汉民众缺少油脂,所以看见了肥肉都很喜欢吃,江东虽然说一直标榜着自己是如何优秀,可是看见肥肉的时候,难以控制的食欲总于是暴露出原始的本性,开始有组织的掠夺起来。
先是士兵驱逐城中的百姓,整片区域的驱逐。男人的叫声、女人的叫声、孩子的哭声汇成一片,有的试图逃亡,但是很快就被抓住,然后鲜血飞洒而出,泼洒得到处都是。
然后就是将这些区域当中的百姓像是牛羊一样,赶往渡口,搭上船只,顺水而下送往江东,美名其曰『远离战火,得登沃土』。
在这样的操作之下,这些县城之中的所有东西,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无主之物,自然是人人有份,当官的拿大头,小兵拿小头,大家一同笑呵呵,揣得腰包都放不下。
很有意思的是,这样的劫掠,大多仅限于县城,偏远一些的山村和寨子,却幸免了下来,很简单,因为江东兵也要吃东西,他们要这些村寨里面的农夫农妇继续劳作,直至秋获的结束。
周瑜对于这种行为表示不赞同,但是也不好反对。
因为周瑜知道,这样急切的掠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于孙权战后的分配不信任,这个是从江东带来的后遗症,一时半会也改不了,另外一个则是对于荆州后续的安全问题不信任,留在荆州江陵地区最后还不知道便宜了谁,那么不如早早能捞一点是一点。
孙权很是志得意满,这一点从孙权不断敦促周瑜移军进驻江陵,就可以看得出来。在这样的连续命令之下,周瑜也不得不离开了柴桑,移军到了江夏,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意外,打破了孙权的好心情。
南越之人叛乱了。
又双叒叕的叛乱了……
起初的时候,大体上并没有那么糟糕,或许只是一次口角,又或是一次不经意的碰撞,按照道理来说,江东人和南越人都有错,但是江东县令浑然没有放在心上,依旧是偏袒的向江东,宣判南越人有罪,然后将其枷锁示众。
一般来说,这个事情也就这样了,南越人吃个哑巴亏,将怨恨埋在心中,但问题是这一次碰上了一个较真的南越人,他发现和江东县令无法讲理的时候,便也开始不讲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