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0章 大论闭幕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也!』

  一开始荀攸留在了长安,心中多少还有些觉得像是被斐潜强扭的瓜,可是待得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呃,就明白了,斐潜这里的思路明显比山东那一帮子人要来得更广阔,更高深!

  这个世界上,只有制定标准者,才有话语权。青龙寺大论,无疑就是一次关于华夏经文的标准制定大会。而这样的标准,将会影响深远。

  『求真求正』、『仲尼不圣』、『句读之论』似乎就像是文学大殿上的三座丰碑,将永久的矗立在哪里,不管任何人都绕不过去,除非下一次大论的时候,有人会批驳这样的观念,并且还成功了……

  然而这一次的三个重要的论点,会有人批驳么?

  先不说敢不敢的问题,就算是放在纯粹的学术上,这三个论点也是立得住的。有那个人会说自己学习经书,不是为了求真求正,而是为了看看有没有小黄人小白人?有那个人会站出来说皇帝是个屁,根本不是什么圣人?又有谁会否认句读的重要性,认为学习经书不需要通晓句读的?

  暂且不论未来会怎样,整个大汉的文学会不会因此发生重大的转变,但是有一点荀攸已经非常肯定了,就是从这一次青龙寺大论之后,整个山西的士族学问界的力量,虽然还可能有些赶不上山东那边的,但是距离重新确立长安为大汉文化中心的日期已经不再遥远了。

  或许下一次青龙寺大论,就会做到这一点。

  西学兴起,东学必然就衰败。

  就像是当年东学兴盛,而西学颓废一样。

  关键的问题是,纵然现在山东之人想要像斐潜这样,做一个所谓的『大论』也做不到,因为现在整个的山东还是纷争不断……

  这种差距,就像是吃肉还是喝汤。

  继续扩大下去,甚至连汤都未必有了。毕竟这一次,不仅有并北的平阳守山学宫,还有司马徽,有庞统代表的荆州学术,甚至还有郑玄,这几乎就是文学上面的『天下一统』啊!

  这是颍川的那些老家伙追求了一辈子的事情,未曾想到在长安这里,在骠骑将军此时做成了……

  荀攸感慨无比,而庞统要么视之为当然,或许,也是觉得斐潜这里,就没有什么不能实现的目标,因此似乎也没有那么多的感慨,又或是身心全数都在期待着经过烧烤而产生的香味的油脂,所以只是看着亭外,并没有多少心思参与讨论。

  枣祗笑了笑,说道:『倒是不知这些人,会有多少留下来?』

  『怕是不在少数……』荀攸点头说道,『如此说来,长安城内房价恐怕就要居高不下了……』感慨归于感慨,荀攸对于本职工作还是相当敏感的,立刻就开始估算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